肉花卫矛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上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033页(777字)
【名称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概况】:
异名 野杜仲(《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痰药(湖北),四棱子(浙江)。
基源 为卫矛科卫矛属植物肉花卫矛的根。
原植物 肉花卫矛Euonymus carnosus Hemsl.
形态 半常绿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0m,单叶对生,近革质,叶柄长达2cm;叶片较宽大,为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先端短渐尖或突尖,基部钝或近圆形,侧脉较为稀疏。
聚伞花序有花5~7,总花梗长约5cm,花浅黄色,直径约2cm,4数,花瓣圆形,花盘肥大,直径达1cm。蒴果近球形,具4条翅状狭棱;种子数粒,亮黑色,有红色假种皮。花果期6~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81页.图3091)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林缘或灌丛中。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
【药性】:
性味 微苦、涩,平。
功效 软坚散结,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主治 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肾虚腰痛,风湿疼痛,闭经,痛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
。【临床应用】:
食疗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淋巴结结核:肉花卫矛60~120g,鸡蛋3~5个。红糖适量同煮,蛋熟剥壳再煮,过滤去渣,服鸡蛋、药汁。每日服1次,连服2日,以后隔4日再服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