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参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上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078页(681字)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概况】:
基源 为菊科蟛蜞菊属植物山蟛蜞菊的全草。
螃蜞菊属全世界约60余种,中国约5种。
原植物 山螃蜞菊Wedelia wallichii Less.
形态 多年生草本。须根丛生,肉质,折断后有红色汁液流出。茎直立,高30~80cm,圆柱形,绿红色。
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圆齿或细齿,两面被糙毛。头状花序单生叶腋或茎端,径约15mm;总苞钟形,总苞片2层,外层长圆形,叶质,内层长圆形至披针形;舌状花1层,舌片长圆形,顶端2~3齿裂,黄色;管状花向上端渐扩大,檐部5裂,裂片长圆形。瘦果倒卵状三棱形,略扁;冠毛2~3枚,短芒刺状,着生于冠毛环上。花果期4~10月。
(图见《贵州植物志》.第9卷.60页.图版35.1-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500~800m(云南地区海拔可达1200~3006m)的溪边、路旁或沟谷中。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广东、海南、广西。
印度、中南半岛也分布。。
【药性】:
性味 甘,温。
功效 补血,活血。
主治 贫血,产后大流血,子宫肌瘤,闭经,神经衰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上一篇:血枫藤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