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091页(1698字)

【名称出处】:《本草衍义》

【概况】:

异名 夜合花(《本草衍义》),乌绒(《雷公炮制药性解》)。

基源 为豆科合欢属植物合欢的花或花蕾。

原植物 合欢Albizzia iulibnssin Durazz.

余项参见“合欢皮”条。

。【生药】:

采集 6月花初开时采的花,商品称合欢花;花未开时采的花蕾,商品称“合欢米”,除去枝叶及杂质,晒干。

药材产浙江、安徽、江苏、四川。

鉴别

性状 头状花序皱缩成团。

花细长而弯曲,长7~10mm,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

以色黄棕、梗短者为佳。

显微 花粉末灰黄色。

①非腺毛单细胞,长81~447μm,直径8~16μm,壁较厚,表面有疣状突起,有的可见1~2菲薄横隔。 ②草酸钙方晶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3~31μm,含晶细胞成群或数个纵行排列。 ③复合花粉粒呈扁球形,为16合体,直径81~146μm,中央8个分体排列成上下交迭的十字形,其余8个围在四周。单个分体呈类方形或长球形,外壁几光滑。 ④花丝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或长方形,垂周壁平直,具纵向弯曲的细条状角质纹理。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鲜花香气挥发性物质中含25种成分,有单萜烯3种,芳烃1种,烯烃1种,含氮化合物2种,含氧化合物18种。主要成分为反-氧化芳樟醇(呋喃型)、α-罗勒烯、顺-氧化芳樟醇(吡喃型)、芳樟醇、异戊醇和4-戊烯-2-酮等。

参考文献 分析化学 1988;16(7):585

【药性】:

性味 甘,平; ①《四川中药志》:“苦,平。” ②江西《中草药学》:“甘,平。”

归经 入心、肝经。

功效 解郁,安神。

主治 郁结胸闷,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①《本草便读》:“养血。” ②《分类草药性》:“能清心明目。” ③《四川中药志》:“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解郁。治心虚失眠。

” ④江西《中草药学》:“解郁安神,和络止痛。治肝郁胸闷,忧而不乐,健忘失眠。有时还用于跌打损伤,痈肿疼痛。” 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夜交藤、丹参,治心气不足、情志不快的心神不安、失眠、心悸等症; ②配齿、柏子仁、治虚烦不寐。

方选和验方 ①夜合花丸(《圣惠方》)治腰脚疼痛久不差:夜合花150g,膝37g(去苗),红蓝花37g,石盐37g,杏仁19g(浸汤去皮,麸炒微黄),桂心37g。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以温酒下30丸,晚食前再服。 ②《四川中药志》治眼雾不明:合欢花、一朵云,泡酒服。

单方应用 《子母秘录》:“治打磕损疼痛:夜合花末,酒调服4g。”

食疗 《四川中药志》:“治风火眼疾:合欢花配肝、肝或肝,蒸服。”

上一篇:合欢皮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