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莎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142页(728字)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基源 为莎草科莎草属植物穗莎草的全草。

莎草属全世界约55种,中国有30余种。

原植物 穗莎草Cyperus eleusinoides Kunth.

形态 高大草本,根状茎短,秆粗壮,三棱形。

叶短于秆,线形,宽6~12mm,边缘粗糙。叶状苞片6,下面的2~3片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具6~12个辐射枝,最长达18cm;穗状花序长圆形,长1~3cm,宽4~10mm;小穗多列,排列紧密,线状长圆形,长4~8mm;鳞片排列疏松,卵状椭圆形,长约2mm,两侧白色带棕色斑纹,5~7脉;雄蕊3;柱头3。

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长为鳞片的2/3,深褐色,密生细点。花果期9~12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1卷.图版4558)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谷或林下阴湿地区。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

【生药】:

采集 夏、秋采收。

【药性】:

性味 咸、微苦,凉。

归经 入心、肝、肺、膀胱经。

功效 行气,活血,通淋,利小便。

主治 热淋,小便不通,跌打损伤,吐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30~60g;或烧存性研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