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胡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728页(1746字)
【名称出处】:《救荒本草》
【概况】:
异名 石灰菜(《河南中草药》),糯米菜、猫骨头(《贵州草药》),苦蓝头菜(《玉溪中草药》),野苦麻,苦荬菜(云南)。
基源 为菊科泥胡菜属植物泥胡菜的全草。泥胡菜属为单种属,并入药。
原植物 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Bunge)Bunge[Hemistepta carthamoides(Buch.-Ham.)O.Ktze.Saussurea affinis Spreng.ex DC.]
历史 泥胡菜始载于《救荒本草》。
《植物名实图考》载于蔬类:“生田野中,苗高一二尺,茎梗繁多,叶似水芥菜叶颇大,花叉甚深,又似风花菜叶,却短小叶中撺葶,分生茎叉,梢间开淡紫花,似刺蓟花,苗叶味辣。”描述及附图与本品原植物极近。
形态 一或二年生草本。
茎直立,高30~100cm,被白色蛛丝状毛或无毛。基部叶莲座状,具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长7~21cm,宽1.5~5cm,大头羽状深裂或全裂,顶裂片三角形,较大,有时3裂,侧裂片7~8对,长椭圆状倒披针形,背面被白色蛛丝状毛;茎中部叶无柄,叶片椭圆形,羽状分裂;茎上部叶线状披针形至线形。
头状花序多数;总苞球形,总苞片5~8层,外层的较短,卵形,中层的椭圆形,内层的线状披针形,背面顶端下具紫红色冠状附片;全为管状花,紫色。瘦果圆柱形,长约2.5mm,具15条肋;冠毛2层,羽状,白色。花果期3~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15页.图664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50~3300m的山坡、山谷、平原、丘陵的林缘、林下、草地和田间、路旁。
分布于除新疆和西藏以外的各地。朝鲜、日本、中南半岛、南亚及澳大利亚都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化学】:
地上部分含金合欢素(Acacetin)、山柰酚-3-O-β-D-葡萄糖(1→6)-α-L鼠李糖甙、芦丁、蒲公英赛醇乙酸酯、异蒲公英赛醇乙酸酯[1]。
又含挥发油,油中成分已鉴定了30种。其中有倍半萜14种:3,4-二甲基-己烯-1.β-丁香烯、α-丁香烯、2,6,10-三甲基-碳十二烯-6、β-愈创木烯、碳十七-3-烯-5-炔、金合吹醇等[2]。根中含β-谷甾醇、三十一烷碳[1]。
参考文献 [1] 华西药学杂志 1991;6(1):1 [2] 华西药学杂志 1992;7(1):23。
【药性】:
性味 苦,凉。
①《质问本草》:“寒。” ②《贵州草药》:“凉,微苦。” ③《河南中草药手册》:“辛,平。”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祛瘀。
主治 痔漏,痈肿疔疮,外伤出血,骨折。 ①《质问本草》:“煎汤,洗大肠痔漏。” ②《贵州草药》:“清热解毒,祛瘀生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草药》:“治疔疮:糯米菜根、苎麻根、折耳根各适量。捣绒敷患处。” ②《河南中草药》:“治各种疮疡:泥胡菜、蒲公英各30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①《广西本草选编》:“治乳腺炎,疖肿,丹毒:用泥胡菜全草9~15g。水煎服,并用鲜叶捣烂外敷。” ②《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治风疹搔痒:泥胡菜适量,煎水外洗患处。” ③《贵州草药》:“治刀伤出血:泥胡菜叶适量。捣线敷伤处。” ④《贵州草药》:“治骨折:糯米菜叶适量。捣绒包骨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