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
书籍:中药辞海第三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476页(854字)
【概况】:
异名 夜猫子(通称),火猫王(江西),咕咕雀(广西),欧瓜(藏语)
基源 为鸱鸮科鵰鸮属动物鹏鸮去内脏的全体。
鵰鸮属全世界计有12种,中国有3种。
原动物 鵰鸮Bubo bubo(Linnaeus)又名鵰角鸱、老兔(《中国药用动物志》)
形态 体形较大,体长600多mm,体重200g左右。全体为斑杂的黑褐色花纹,具较长的耳羽,此鸟眼上方有一大型黑斑,脸盘大都淡棕白色,直达喉部,腹部颜色较淡,有细斑纹,两脚被羽,嘴及爪铅色。眼金黄。(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233页.图317)
生境与分布 通常栖息于山地,林间。中国大部均有分布。
。【生药】:采集 四季捕捉,捉后去羽毛及内脏。
加工炮制 烧存性,研末。
【药性】:
性味 咸,酸。
功效 解毒,定惊。
主治 瘰疬,癫痫,噎食。
用法用量 烧存性,研末,内服或外用,适量。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中国动物药》:“治噎食,未生羽毛的小猫头鹰2只,用黄泥包上,烧存性,研细末,温酒冲服,每次10g,日服2次。” ②《中国动物药》:“治小儿头痛、抽搐:用南瓜叶将猫头鹰包住,再用黄泥糊在外面,烧熟,去羽毛和内脏。每天服2次,每次100g。
”
单方应用 《中国动物药》:“治淋巴结结核:猫头鹰1只,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