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笋
书籍:中药辞海第三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596页(612字)
【概况】:
异名 中母笋(《食疗本草》)。
基源 为禾本科刚竹属植物淡竹的笋。
原植物 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henonis(Mitford)Stapf ex Rendle
余项参见“竹茹”条。
。【药性】: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甘,寒。”
归经 入肺、胃经。 ①《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功效 祛热消痰,止吐。
主治 ①汪颖《食物本草》:“消痰,除热狂,壮热头痛,头风,妊妇头旋颠朴,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②《新华本草纲要》:“烦渴,头痛,烦热,小儿惊厥,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临床应用】:
食疗 《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单纯性肥胖:淡竹笋200~500g。清炒或作汤,常服佐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