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三卷

淡黄香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598页(832字)

【概况】:

基源 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淡黄香薷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淡黄香薷Elsholtzia luteola Diels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8~40cm,须根密集。茎直立,简单或多分枝,淡黄色,近圆柱形,被疏柔毛。叶披针形,长1~3.5cm,宽0.3~1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疏锯齿,下面密布凹陷腺点。穗状花序长2~5cm,生于茎枝顶端,偏向于一侧;每2花着生于1苞片内,苞片覆瓦状排列,连合,宽肾形,脉在边缘突出成为不规则的钻状齿,正中1枚刺芒状,边缘具缘毛;花萼管状,萼齿5,披针形,齿尖端均刺芒状;花冠淡黄色,长5~6.5mm,冠檐2唇形,上唇直立,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侧裂片半圆形,边缘均啮蚀状。

雄蕊外露,花丝无毛;花柱内藏,先端近相等2裂。小坚果长圆形,长1mm,黑褐色。

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图见《中国植物志》.66卷.337页.图版70∶1~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200~3600m的林边,草坡或溪沟边潮湿地。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及东北部。

。【生药】:

采集 中秋前采收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辛、香,微温。”

功效 清暑热,利小便,除胸满,理烦渴。

主治 《新华本草纲要》:“中暑下痢,发热口渴,心烦胁痛,口臭,舌出血。”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泉州本草》:“治中暑下痢,发热口渴,心烦胁痛等:黄香薷4.5~10g,煎汤服。”

上一篇:淡味当药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三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