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三卷

绵萆薢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638页(2069字)

【概况】:

异名 大萆薢(福建、湖南),萆薢(湖南、广西)。

基源 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绵萆薢和福州薯蓣的根状茎。

原植物 绵萆薢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又名畚箕斗(浙江),山畚箕(江西),骨草(福州)。福州薯蓣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又名小萆薢、三脚灵(湖南)。

历史 萆薢始载于《本经》,列于中品。

历代本草都有收载,据记载和附图,主要为薯蓣科和百合科菝葜属的多种植物作为萆薢入药,但未见有绵萆薢之称。只是近代才在商品上出现了。

萆薢在商品上分为二大类,一类为绵萆薢,一类为粉萆薢。

形态 缠绕草质藤本。

根状茎横生,圆柱形,直径2~5cm,多分枝,质地疏松,外皮浅黄色,具多数细长须根。茎左旋,光滑无毛。

单叶互生,表面绿色,背面灰白色,基出脉9;叶有二种类型,一种从茎基部至顶端全为三角状或卵状心形,全缘或边缘微波状;另种基部的叶为掌状裂叶,5~9深裂、中裂或浅裂,裂片顶端渐尖,茎中部以上的叶为三角状或卵状心形,全缘;叶柄短于叶片。花单性,雌雄异株。

雄花序穗状,有时具分枝而成圆锥花序,腋生;花新鲜时橙黄色,有短梗,单生或2朵成对着生,稀疏排列于花序轴上;花被基部连合成管,顶端6裂,裂片披针形,花开时平展;雄蕊6枚,着生于花被基部,3枚花药较大,3枚较小。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退化雄蕊有时呈花丝状。蒴果三棱形,每棱翅状,长1.3~1.6cm,宽1~1.3cm;种子通常2枚,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成熟后四周有薄膜状翅,上下较宽,两侧较狭。

花期6~8月,果期7~10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302页.图23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450~750m山地疏林或灌丛中。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北西南部、湖南、广东北部,广西东部。

福州薯蓣与绵萆薢的主要区别在于:福州薯蓣根状茎质硬而细,直径1~3.5cm,干后粉质。叶片微革质,7~9浅裂或深裂,很少全缘;茎基部叶为掌状7裂,大、小不等,背面网脉明显,两面沿叶脉疏生白色刺毛。雄花序总状,通常分枝呈圆锥花序,单生或2~3个簇生于叶腋;雄花长4~5mm,蒴果三棱形,每棱半圆形,长1.5~1.8cm,宽1~1.2cm;种子扁圆形,直径4~5mm。花期6~7月,果期7~10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303页.图234)。生于海拔700m以下的山坡灌丛和林缘、沟谷边或路旁。

分布于浙江南部、福建、湖南、广东北部、广西东部。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挖根状茎,除去茎、叶、须根,去净泥土,切片,晒干。

药材主产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也产。

鉴别

性状 根状茎多已纵切或斜切为圆片,大小不等,厚2~5mm;外皮黄棕色,较厚,周边多卷曲,切面浅黄白色,粗糙,有黄棕色点状维管束散在。

质疏松,易折断。

气微,味微苦。

显微 根状茎横切面:外层为数列木栓化细胞,皮层中有粘液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中散有外韧型维管束,皮层和中柱的薄壁细胞间有明显的间隙,细胞中含淀粉粒,淀粉粒圆形或卵圆形,脐点点状。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根状茎含薯蓣皂甙、纤细薯蓣皂甙和甲基原纤细薯蓣皂甙(Methyl protogracillin)。

皂甙水解后主要得薯蓣皂甙元(含量0.22-0.38%)及微量甾醇类物质[1]。还含β-谷甾醇、棕榈酸、薯蓣皂甙元棕榈酸酯和△3,5-去氧替先皂甙元[2]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21 [2] 植物学报 1983;25(4)∶352

【药性】:

性味 苦,平。

归经 肾、胃经。

功效 利湿去浊,祛风通痹。

主治 ①《中国药典》:“治淋病白浊,白带过多,湿热疮毒,腰膝痹痛。” ②《新华本草纲要》:“用于尿路感染,小便浑浊,乳糜尿,白带,风湿性关节痛,腰膝酸痛。”

用法用量 9~15g。

上一篇:绵参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三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