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1212页(1677字)
【概况】:
异名 华虫(《尚书》),疏趾(《礼记》),野鸡(《广雅》),雉鸡(《日华子本草》),环颈雉(《脊椎动物分类学》),山鸡、项圈野鸡(《中国动物图谱·鸟类》)。
基源 为雉科雉属动物雉,药用其肉或全体。
原植物 雉Phasianus colchicus torquatus Gmelin
形态 体长约90cm,雌雄异色。
雄鸟羽色华丽;头顶黄铜色,两侧有微白眉纹。虹膜栗红色,眼周裸出。
嘴淡角色,基部转黑。颏、喉和后颈均黑而有金属反光。
颈下有一显着的白圈,背部前方主要为金黄色,向后转为栗红,再后则为橄榄绿色,均杂有黑白斑纹。腰侧纯蓝灰色,向后转为栗色。
尾羽很长,先端锐尖,中央黄褐色,两侧紫栗色;其中央部贯以多数黑色横斑,至两侧横斑亦转为深紫栗色;翼上覆羽大多黄褐而杂以栗色,向外转为银灰色;飞羽暗褐色并缀有白斑;胸部呈带紫的铜红色。
羽端具锚状黑斑;胁金黄,亦散缀有黑斑,腹乌褐,尾下覆羽栗、褐相杂。脚短而健,呈红灰褐色,具矩;爪短而钝。雌鸟体形较小,尾较短。
体羽大多砂褐色,背部满杂以栗色和黑色的斑点。尾羽上黑斑缀以栗色。无距。
生境与分布 栖于漫草丛或其它荫蔽植物的丘陵中,冬季迁至山脚及田野间。以谷类、浆果、昆虫等为食。分布几遍全中国。
。【化学】:可食部分100g含水分 70g,蛋白质 24.4g,脂肪 4.8g,灰分1.1g;其中Ca 14mg,P 263mg,Fe 0.4mg。
每100g含维生素A 7.5国际单位,A原3国际单位,B1 100μg,B2 130μg,C 2mg[1]。
尾腺(Uropygial gland)分泌的脂状物质为二脂蜡(Diester wax)的混合物,此酯的一个醇成分是赤式十八烷二醇-2,3(Erythro-2,3-octadecane-diol),脂肪酸成分是C9至C19的奇数及偶数碳的脂肪酸;其体中储存脂肪则是普通的三甘油酯。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493
。【药性】:性味 甘、酸,温。
①《唐本草》:“味甘(一作“温”)。” ②《医林纂要》:“甘、辛,温。”
归经 ①《本草求真》:“入心,兼入胃。” ②《本草撮要》:“入足太阴经。”
功效 补中益气。
主治 下痢,消渴小便频数。
①《别录》:“主补中,益气力,止泄利,除蚁瘘。” ②《唐本草》:“主诸瘘疮。” ③崔禹锡《食经》:“主行步汲汲然,益肝气,明目,治癣诸浅疮。
” ④《饮膳正要》:“入五味如常法作羹臛食之,治消渴口干,小便频数。” ⑤《医学入门》:“治痰气上喘。” ⑥《医林纂要》:“温中补虚,益肝,和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煨汤饮。
使用注意 ①孟诜:“九至十二月食之,稍有补;他月即发五痔及诸疮疥。” ①《日华子本草》:“有痼疾人不宜食。”
。【临床应用】:食疗 ①《食医心镜》:“治消渴饮水无度,小便多,口干渴:雉1只。细切,和盐、豉作羹食。” ②《食医心镜》:“治脾胃气虚下痢,日夜不止,肠滑不下食:野鸡1只。如食法,细切,着橘皮、椒、葱、盐、酱调和作馄钝,熟煮,空心食下。” ③《食医心镜》:“治产后下痢,腰腹痛:野鸡1只。作馄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