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三卷

新裂耳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1256页(2126字)

【概况】:

异名 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基源 为鳞毛蕨科耳蕨属植物新裂耳蕨、棕鳞耳蕨和三叉耳蕨的根状茎。

原植物 新裂耳蕨Polystichum neolobatum Nakai,又名革叶耳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硬叶耳蕨(《台湾植物志》)。棕鳞耳蕨Polystichum polyblepharum(Rom.)Presl(Aspidium polyblepharum Rm.),又名棕鳞大耳蕨(《中国药用孢子植物》)。三叉耳蕨Polystichum tripteron(Kunze)Presl(Aspidium tripteron Kunze),又名三叶耳蕨、舌草(《长白山植物药志》),小叶金尾巴草(《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形态 新裂耳蕨植株高50~90cm。根状茎短,直立或斜开,密被披针形、黑褐色具缘毛的鳞毛。

叶簇生;叶柄长25~40cm,禾秆色,密被狭披针形至阔卵形鳞片;叶片革质,长披针形,长30~60cm,宽12~18cm,表面光滑,背面被鳞毛,沿叶轴密被线形棕色鳞片,向下稍狭缩,二回羽状;羽片25~30对,互生,相距2~3cm,披针形,下部羽片略缩短,中部的长5~8cm,宽2~3cm,一回羽状;小羽片10对以上,卵状斜方形,基部上侧一片较大,长达2cm,通常深裂,其余各小羽片渐小,短尖头,先端有硬刺头,边缘有疏小的刺状齿,基部为不对称楔形;中部向下各对羽片较短,基部2~3对常反折;叶脉羽状,下面隆起,侧脉2~3叉,伸达叶边。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中间,囊群盖圆盾形,深棕色,全缘,早落。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32页.图46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0~2500m的灌木林下或阴坡岩石上。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四川、云南。

棕鳞耳蕨与新裂耳蕨的不同在于:根状茎粗大,密被椭圆状披针形、红棕色和钻形大鳞片;叶柄长15~30cm,基部被卵状椭圆形鳞片及纤维状鳞毛,斜上;叶片草质,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不缩狭,二回羽状;小羽片镰刀状三角形,先端有芒刺,基部不对称,上侧一片耳形,边缘有疏刺齿。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侧脉上部,在中脉与叶缘间排列成行。

囊群盖圆盾形,早落。(图见《江苏植物志》.上册.61页.图88)。生于山地林下溪沟边。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

三叉耳蕨与以上两种不同点在于:植株高50~60cm。根状茎短而直立,连同叶柄基部被卵状披针形、褐色、膜质全缘的鳞片。

叶柄长15~20cm,基部以上疏生小鳞片,向上至叶轴近光滑,羽轴疏生小鳞片;叶片戟形,长30~40cm,宽10~20cm,掌状3出;羽片3枚,中间一片最长,长30~40cm,宽5~8cm,一回羽状;侧生小羽片互生,镰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背面有狭披针形棕色小鳞片,基部不对生,渐尖头,边缘浅裂有芒状锯齿;侧脉伸达顶端成芒刺状。孢子囊群生于裂片基部上侧小脉的顶端,通常沿中脉两侧各成一行;囊群盖圆盾形,棕色,边缘略不整齐。(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31页.图462)。生于海拔400~2300m的林下溪边或路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

【化学】:

棕鳞耳蕨根茎含异三叉蕨素AB、BB[1];叶含耳蕨醇(Polysthicol)[[2]

三叉耳蕨含6R,7E,9R-9-羟基大眼点二烯(4,7)-酮(3)-9-O-β-D-葡萄糖甙(6R,7E,9R-9-Hydroxymegastigma-4,7-dien-3-one-9-O-β-D-glucoside)[3]

参考文献 [1] Bot Mag 1976;89(1016)∶277 [2] Tetra Lett 1980;21(32)∶3109 [3] Chem Pharm Bull 1981;29(3)∶866

【药性】:

性味 《中国药用孢子植物》:“微涩,凉。”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①《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治菌痢,肠炎,乳痈。” ②《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内热腹痛。” ③《新华本草纲要》:“治痢疾,肠炎,乳痈,下肢疖肿。”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内热腹痛:新鲜新裂耳蕨根茎30g,加仙鹤草、坚漆柴叶各12~15g,水煎汁,早晚空腹服。”

上一篇:新塔花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三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