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1328页(11977字)
【概况】:
异名 大腹子(《岭表录异》),青仔(台湾),槟榔子、槟榔玉、榔玉(通称),果玉(藏语),戈吗(傣语)。
基源 为棕榈科槟榔属植物槟榔的种子。槟榔属全世界约60种,产亚洲和澳洲热带;中国引种2种,其中1种供药用。
原植物 槟榔Areca catechu Linn.
历史 槟榔载于《别录》,谓:“槟榔疗寸白,生南海。”从名称,驱蛲虫、绦虫,从产地看应为今之槟榔无疑。
《图经本草》载:“……木大如桄榔,而五七丈,正直无枝……叶生木颠,大如盾头,又似芭蕉叶,其实作房,从中生出,……房数目,实如鸡子状,皆有皮壳。其实春生至夏乃熟……但以作鸡心状,正稳心不虚,破之作锦纹者为佳尔。
”《纲目》载:“槟榔树初生若笋竿积硬,引茎直上,茎干颇似桄榔、椰子而有节,旁无枝柯,条从心生,顶端有叶如甘蔗,条派开破,风至则如羽扇帚天之状。三月叶中肿起一房,因自折裂,出穗凡数百颗,大如桃李,又生刺重累于下,以护卫其实。
五月成熟,剥去其皮,煮其肉而干之,皮皆肋丝,与大腹皮同也。”从上述本草记载,其形态亦是今之槟榔。《中国药典》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均将本种收入。
形态 乔木,高10~20m,胸径10~20cm。叶羽状全裂,全长1.5~2m;裂片狭长,斜线状披针形,长30~60cm,宽4~8cm,顶端斜尾状渐尖或有数个不规则齿裂;主脉3~5条,于叶面凸起,因穗花序长25~30cm,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雄花小,绿白色,多单生,紧贴于花序轴的凹陷处;花萼小,卵状三角形,长不及1mm;花瓣3片,卵状长圆形,长5~6mm;雄蕊6枚,花丝极短或无,退化雌蕊3,丝状;雌花大,长卵形,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分枝的基部;萼片和花瓣各3片,长圆状卵形,长1.2~1.5cm;退化雄蕊6枚,合生;子房长圆形,柱头3裂,核果卵形至长椭圆形,长4~6cm。
有时达8cm,基部有宿存的花被片,成熟后金黄色以至淡红色,外果皮角质,中果皮厚,纤维质;种子圆锥形或略呈扁圆形,基部平坦,中央略凹,胚乳不透明,具红色条纹。花期3~6月,果期翌年3~6月。(图见《广东植物志》.第2卷.458页.图321)
生境与分布 热带地区广泛栽培。分布云南、广西、福建、台湾。
。【生药】:栽培 宜高温、高湿气候,不耐寒,忌水涝。
苗期和幼树期不宜阳光直射,需适当荫蔽。宜选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持水力强而靠近水源的砖红壤土、砂壤土、腐殖质土、冲积土栽种。于5~6月采摘成熟果实,曝晒1~2天后进行催芽处理。将果实摊铺在垫有河沙地上,堆成高20cm,盖上稻草,每天淋水一次,经10天处理后,将外果皮用水淘洗净,重晒1~2天,再继续堆放处理,盖草淋水,经20~30天后,将萌有白色芽点的果实进行育苗。按株行距各30cm开穴、施基肥,每穴播催芽后露白种子1~2粒,覆土2~3cm,压紧后盖草、淋水。出苗后注意遮荫、除草和肥水管理。待苗高60cm以上时,即可出圃定植。移栽定植宜在春、秋两季进行,按株行距2×3m挖穴,施基肥,每穴栽苗1株。定植后6~7年间,注意荫蔽,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植株进入开花结果期,应减少荫蔽或拆除遮荫物。
旱季应加强灌水,雨季忌积水。
病害有果腐病和基腐病,可取食盐150~200g用纸或布包装,放在心叶中央,可防落果;用硫磺撒在植株基部周围,防治基腐病。注意红脉穗螟、蚜虫、白蚂蚁和吹绵介壳虫等虫害的防治。
采集 冬、春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其种子,晒干。
药材主产于广东、云南、海南、台湾。
鉴别
性状 种子近圆锥形,高1.5~3.5cm,底部直径1.5~3cm。
表面淡黄棕色或红棕色,有颜色较浅的网状沟纹,偶附有银白色内果皮斑片或中果皮纤维,底部中心有一圆形凹窝(珠孔),其旁有一新月形或三角形浅色疤痕(种略)。质极坚硬,不易破碎。剖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系红棕色种皮向内伸入与乳白色的胚乳交错而成;纵剖面珠孔部位内侧有空隙,藏有细小干缩的胚。气微,味涩,微苦。
显微 种子横切面:种皮分内外两层,外层由数层切面延长的扁平石细胞组成,内含棕色物;石细胞形状大小不一,常可见细胞间隙。内层由含有棕色物的长方形薄壁细胞组成,其中散有少数维管束,无细胞间隙。错入组织为种皮内层伸入于胚乳形成,细胞中大多含有棕色物质。胚乳为白色多角形细胞组成,细胞壁厚,半纤维性,且有大形壁孔,因而形成念珠状。
(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63页.图422)。
粉末棕紫色。
①内胚乳细胞极多,为粉末主体,多破碎,无色。
完整者呈不规则多角形或类方形,胞间层不甚明显,直径56~112μm,壁半纤维素,厚6~11μm,纹孔较多,甚大,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8~19μm。 ②外胚乳细胞呈类长方形、类多角形或作长条状,直径40~72μm,壁厚约8μm,无色,纹孔少数,细小,孔沟可察见,胞腔内大多充满红棕色至深棕色物。 ③种皮石细胞呈鞋底形、纺锤形、多角形或长条状,直径24~64μm,壁厚5~12μm,淡黄棕色,纹孔少数,裂缝状,有的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
④纤维(中果皮)较细长,大多弯曲,直径8~15μm,壁厚至5μm,微木化,纹孔多而明显。纤维束周围的长圆形或类长方形细胞中,常含圆簇状硅质块,直径约8μm;含硅质块细胞的壁增厚,微木化。
(图见徐国钧等《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579页.图283)
理化 取本品细粉1g,加氨水数滴及乙醚10ml,摇匀,放置半小时,滤过。滤液加干燥硫酸钠少量,振摇后,滤过,浓缩至1ml,制成样品液。另取槟榔碱为对照品。吸附剂为硅酸H。
展开剂为氯仿-甲醇-氨水(90∶10∶2),展距10cm。用碘化铋钾试剂显色,样品液与对照品液在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664页.图423)
加工炮制 槟榔片,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浸泡至六、七成透时取出,润透,切薄片,阴干。
焦槟榔取槟榔片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放凉。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
果实含生物碱0.3%~0.6%,缩合鞣质15%,脂肪14%及槟榔红色素(Areca red)。
生物碱为槟榔碱(Arecoline)(1)、槟榔次碱(Arecaidine或Arecaine)、去甲基槟榔次碱(Guvacine)、去甲基槟榔碱(Guvacoline)、槟榔副碱(Arecolidine)、高槟榔碱(Homoarecoline)。生槟榔的生物碱含量比制品为高。槟榔内胚乳含儿茶素(Catechin)、花白素及其聚合物[1]。尚含甘露糖、半乳糖、蔗糖、无色花青素(Leucocyanidin)及皂甙[2]。还含具有抗病毒活性的NF86 Ⅰ、NF-86Ⅱ、NPF-86 Ⅰ A、NPF-86 Ⅰ B、NPF-86ⅡA和NPF-86 Ⅱ B[3]。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脂肪酸类和Procyanidins[4]。
无机元素有Cu、Zn、Mn、Fe、Mg、Ca[5]。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31 [2]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245 [3] CA 1991;114∶129080c [4] CA 1990;112∶73779b [5] CA 1991;114∶171114s
。【药理】:①驱虫与杀虫 槟榔有驱绦虫作用,用猪肉绦虫、牛肉绦虫和短小绦虫在试管内进行试验,槟榔能使绦虫虫体麻痹,触之则虫体伸长而不易断,所以能把全虫驱出[1]。
槟榔10%水提液玻皿内试验对猪蛔、水蛭有杀虫作用[2]。槟榔水溶或醇溶部分200mg/ml浓度,体外试验有杀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虫体死亡率分别为86.9%及90.8%[3]。
水煎醇沉液1×10-2浓度对肝吸虫有麻痹作用[4]。 ②对神经系统作用 槟榔碱5mg/kg sc,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10mg/kg可致流涎、震颤[5]。
槟榔碱3~6mg/kg ip,能使5~30d龄的雏鸡产生震颤,同时伴有脑内乙酰胆碱含量增加,震颤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而与年龄无关[6]。槟榔碱0.1~0.4mg/kg兔侧脑室注射,出现抽搐、流涎、咀嚼、心率变慢、呼吸兴奋,但维持时间短,多数兔脑电图呈双相反应,若与阿托品合用,脑电显示低幅快波并有痫样放电,若与东莨菪碱合用,脑电则完全显示高幅慢波,提示槟榔碱可能为混合型的M胆碱受体激动剂[7]。
槟榔碱激动唾液腺M受体,剂量依赖性地诱发小鼠流涎,ED50为9.02±1.75mg/kg sc,烟碱可使槟榔碱诱发的流涎量效曲线左移,美加明阻断N受体后,能对抗烟碱调节M受体激动剂的流涎作用,以氯化锂抑制肌醇磷酸酶后,能增强烟碱调节M激动剂的流涎作用,提示,烟碱增强唾液腺M受体对其激动剂的反应性和敏感性,可能与神经元性N受体干扰唾液腺磷脂酰肌醇代谢有关[8]。 ③抗生育 槟榔石油醚提取物250,500mg/kgig,连续7d,对雌性大鼠有避孕作用[9]。 ④抗病毒 槟榔煎剂鸡胚试验25mg/胚,体外0.08mg/ml浓度,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57-4株有抑制作用[10]。 ⑤抗真菌 槟榔水煎剂(1∶3)试管内试验,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1]。
⑥抗癌及免疫 从槟榔中提取得一些新的5′-核苷酸酶抑制物,称为NPF-86 Ⅰ A、NPF-86 Ⅰ B、NPF-86ⅡA、NPF-86 Ⅱ B,3,10mg/kg ip可延长艾氏腹水癌(EAC)小鼠生命,体外给药,5~100μg/ml浓度,对EAC、HeLa及HL-60细胞均有细胞毒作用,但对L1210无论体内、体外用药均无效[12]。上述4个5′-核苷酸酶抑制物10mg/kg ip或100μg/ml浓度体外试验,均可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
毒性 槟榔碱0.25,0.5,1,2mg/只ip,连续10、20及30d,可使小鼠骨髓细胞出现染色体断裂,环状结构,这些染色体畸变与剂量有关,表明槟榔碱能损伤染色体[14]。槟榔碱可引起小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SCE)增加,与咖啡因合用,对SCE增加呈相加作用[15]。槟榔次碱(Arecaidine)也具有遗传毒性,2.5,5,7.5mg/只ip,连续5,10及15d,可明显增加SCE率,有剂量依赖关系,但与给药时间无依存关系[16]。槟榔水提物12.5,25,50mg/kgip,连续5d,对小鼠骨髓细胞SCE率有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槟榔鞣酸200mg/kg ip,连续10d,或100,200mg/kg ip,连续15d,也明显增加SCE率[17]。
槟榔水提物1~1000μg/ml浓度,于人口腔上皮细胞体外试验,表明对细胞DNA有损伤作用[18]。
参考文献 [1] 刘寿山编.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920-1961,科学出版社,1963∶731 [2] 中华医学杂志 1948;34(10)∶437 [3] 中药通报 1984;9(4)∶178 [4]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0;6(1)∶ 34 [5] CA 1968;68∶113138y [6] CA 1969;71∶47997m [7] 徐州医学院学报 1988;8(2)∶86 [8]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5;11(2)∶ 109 [9] Planta Med 1974;26(4)∶391 [10] 微生物学报 1960;8(2)∶164 [11]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5(4)∶286 [12] Planta Med 1988;54(5)∶ 422 [13] Chem Pharm Bull 1989;37(7)∶1849 [14] CA 1982;96∶81098v [15] CA 1984;100∶98022q [16] CA 1984;101∶124601v [17] CA 1986;104∶104114x [18] CancerRes 1989;49(19)∶5294
。【药性】:
性味 苦、辛、涩,温。
①《别录》:“味辛,温。” ②《纲目》:“苦、辛、涩,温。” ③《中药大全》:“苦、辛,温。”
归经 入脾、胃、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胃、大肠二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太阴、阳明、足阳明经。” ③《本草新编》:“入脾、胃、大肠、肺四经。” ④《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功效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
主治 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癥结,绦虫病,胆道蛔虫,血吸虫病。 ①《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 ②《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 ③《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
” ④《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 ⑤《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 ⑥《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癥结,下五膈气。” ⑦《医学启源》:“治后重。” ⑧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递里急。” ⑨《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疬。” ⑩《本草通玄》:“止疟疗疝。” ⑾《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宣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 ⑿《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 ⒀《全国中草药汇编》:“外用治青光眼,制成眼药水滴眼。”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9g,(如单味驱虫,可用至60~90g);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气虚下陷慎服。 ①《食疗本草》:“多食发热。” ②《本草经疏》:“病属气虚者忌之。脾胃虚,虽有积滞者不宜用;心腹痛无留结及非虫攻咬者不宜用;症非山岚瘴气者不宜用。凡病属阴阳两虚、中气不足,而非肠壁壅滞、宿食胀满者,悉在所忌。
” ③《本经逢原》:“凡泻后、疟后虚痢,切不可用之。” ④《中药大全》:“副作用腹泻、恶心、呕吐、胃肠痉挛;驱绦虫时,以煎剂冷服副作用少;用于驱虫时,将槟榔片先浸渍数小时,然后再煮成煎剂,效果更好。”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①配大腹皮,治气滞水壅,脘腹胀满,水肿,尿少,脚气及食滞内停,嗳腐酸臭,腹胀食少,大便秘结。
②配南瓜子,治绦虫病。 ③配沉香,治肾虚肺逆、痰浊壅阻于上所致的胸闷喘咳,或脾胃虚寒,食积气滞而见的胸脘胀痛,呕逆暖气,以及七情气厥所致的气上喘急,满闷妨食者。
④配牵牛子,治蛔虫,绦虫,钩虫等各种肠道寄生虫病。
⑤配木香,治下痢腹痛。 ⑥配葶苈子,治痰喘。 ⑦配山楂,治食积胸腹饱胀。
⑧配高良姜,治心脾疼。 ⑨配赤芍药,治五淋。
⑩配橘皮,治醋心。
⑾配山楂核、莪术,治痰食积聚,胸腹胀满等症。
⑿配木瓜、苏叶,治寒湿下注,脚气水肿。 ⒀配南瓜子、使君子,治绦虫,姜片虫,蛔虫,蛲虫等多种肠道传染病。
⒁配常山、草果,治疟疾。 ⒂配乌梅、甘草,治姜片虫,蛔虫,鞭虫病。 ⒃配木香、川连,治痢疾初起及消化不良而胸腹胀满,大、小便不利等症。
⒄配苦楝皮、雷丸,治血吸虫病。
⒅配商陆、椒目,治腹部水肿。 ⒆配香附、乌药,治泻痢腹痛,里急后重诸症。
⒇配厚朴、枳实、生大黄,治腹满大便难。
方选和验方 ①旋覆花汤(《圣济总录》)治支饮胸膈实痞,吸呼短气:槟榔、柴胡、旋覆花、桔梗各30g,鳖甲、桑根白皮、大黄各15g,甘草15g。水煎,分2次服。 ②槟榔散(《济生全书》)治胸膈痰饮,腹中虚鸣,食不消化,或呕逆:槟榔、半夏、杏仁、桔梗、橘红、干姜、白术、旋覆花各30g,人参、甘草各1.5g。姜,水煎,分2次食前服。 ③秘方万应丸(《袖珍方》)治诸虫:槟榔150g,大黄240g,黑牵牛(末)120g,皂角10定,苦楝根皮500g。
先以皂角、楝皮2味,用水1大碗,熬成膏子,和前3味,丸如桐子大,后用雷丸、沉香、木香各30g,碾细为衣,先用沉香衣,后用雷丸、木香衣。 ④槟榔散(《圣济总录》)治奔豚气逆冲心满闷,并治阴阳二毒,伤寒及脚气:槟榔、诃子(煨,去核)各60g,吴茱萸(陈者,汤洗,焙干,炒)45g,牵牛子(微炒)90g。
为末,每服3g,童便50ml,空腹调下。
⑤槟榔散(《太平圣惠方》)治脚气春夏即发,宜服此,疏风调气:槟榔、枳壳、大黄各3g,独活、羚羊角屑、沉香、川芎、甘草各5g。
姜,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⑥槟榔汤(《圣济总录》)治风毒脚气,无力麻痹,四肢不仁:槟榔15g,防风、桂、当归、赤茯苓各30g,犀角屑0.3g,麻仁6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⑦《方脉正宗》:“治脾胃两虚,水谷不能以时消化,腹中为胀满痛者:槟榔60g,白术90g,麦芽60g,砂仁30g。俱炒燥为末。每早服9g,白汤调服。” ⑧槟榔散(《伤寒总病论》)治伤寒发汗或下后痞满,或成寒实结胸,气塞不通:槟榔2个(1生1煨)。细末。
酒200ml,煎140ml,分作2服,温饮之。 ⑨槟榔散(《普济方》)治大小便不通,亦治肠胃有温,大便秘涩:槟榔至大者半枚。
用麦门冬煎水磨3g,重汤烫热服之。
⑩槟榔汤(《圣济总录》)治干霍乱,上气冲急,欲闷绝,大小便不通:槟榔7枚。
锉,粗捣筛。每服10g,水100ml,童子小便50ml,煎至100ml,去滓温服。
日再。 ⑾《方脉正宗》:“治脾、肺、肾三脏受伤,水气不化,积为肿满,渐成喘急,不能偃卧者:槟榔9g,白芍药(炒)、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各6g,肉桂3g。水煎服。
” ⑿六磨汤(《世医得效方》)治气滞腹痛,大便秘涩而有热:槟榔、沉香、木香、乌药、大黄、枳壳。
各磨汁50ml,和匀温服。 ⒀达原饮(《瘟疫论》)治瘟疫或疟疾邪伏募原,先憎寒而后发热,继之但热而不憎寒,或昼夜发热,日哺益甚,头疼身痛:槟榔6g,厚朴、知母、芍药、黄芩各3g,苹果、甘草各1.5g。
水煎服。 ⒁槟榔丸(《医宗金鉴》)治肾气游风,腿胫红肿,形如云片,游走不定,痛如火烘:槟榔、枳壳(麸炒)各60g,木瓜45g,木香30g,大黄120g。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腹白水或黄酒送下。 ⒂一笑散(《证治准绳》)治周身疥癞,搔痒生疮:槟榔、硫黄、藁本、蛇床子、枯矾、五倍子、白胶香各等份。为细末,湿者干掺,干者香油调敷。
⒃宣风散(《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慢惊:槟榔2个,陈皮、甘草各15g,牵牛子(生、熟各半)120g。为细末,2~3岁小儿每服1.5g,3岁以上每服3g,食前蜜汤调下。 ⒄除湿丹(《儒门事亲》)治妇人腰胯痛,两脚麻木,恶寒喜暖: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药、泽泻、葶苈子各60g,乳香、没药各30g,黑牵牛子15g,炒大戟90g,陈皮(去白)120g。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白开水送下。 ⒅疏风散(《证治准绳》)治惊、风、痰、热四证俱盛:槟榔、陈皮各6g,牵牛子、大黄(略煨)各9g。
为末,每服1.5g,生蜜调下。 ⒆槟芍顺气汤(《温疫论》)治下痢频数,里急后重,苔黄:槟榔、芍药、枳实、厚朴、大黄。加生姜,水煎服。 ⒇槟苏散(《医宗金鉴》)治肚门痈(生于大腿肚)、箕门痈(生于股内近膝),肿痛寒热,胸腹胀满,脉沉无力:槟榔、紫苏、香附、木瓜、陈皮、大腹皮各3g,羌活1.5g,木香1g。
加生姜3片、葱白10cm,水煎,空腹服。 (21)槟榔丸(《千金翼方》)治水肿:槟榔、桂心、瓜蒌、茯苓、麻黄、杏仁、椒目、白术各90g,附子、吴茱萸各75g,厚朴、干姜、黄芪、海藻、木防己、葶苈子、炙甘草各60g。
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4丸,开水下。
日3服。 (22)八味槟榔丸(《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丝虫病:槟榔7500g,炼雄黄500g,榧子肉750g,吴茱萸1500g,生牡蛎1500g,茜草根1500g,苏子1500g,木瓜250g。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胡椒大,每服10g,每日2次(下午10时及上午4时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20天为1疗程,总剂量为400g。
(23)《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血吸虫病:槟榔9g,苦楝皮6g,雷丸3g。温水浸泡2~4小时,加水300ml,煎至100ml,分2次空腹服。” (24)《陕西中医验方选编》:“治气臌:槟榔15g,广木香9g,甘遂12g,牵牛15g。共研为细末,醋糊为丸,每服3g,开水送下。
” (25)《陕西中医验方选编》:“治肛门白虫,痒不可忍:槟榔9g,牵牛9g,大黄9g,黄芩9g,苦楝根皮9g。水煎,早晚服。
外用陈醋冲洗肛门,效果更佳。” (26)《陕西中医验方选编》:“治肠痈:槟榔6g,青皮4.5g,陈皮4.5g,枳壳4.5g,金银花15g,蒲公英30g,连翘12g,大黄9g,没药4.5g,乳香4.5g,甘草3g。水煎,早晚服。” (27)开胸顺气丸(《中药制剂手册》)治饮食停滞,气郁不舒,胸痞腹胀,胃脘疼痛:炒槟榔180g,炒牵牛子240g,厚朴(姜炙)、陈皮、三棱(麸炒)、莪术(醋制)各60g,皂角30g,木香45g。为末,水泛为丸。每服3~9g,日1~2次。
(28)化积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癥瘕积聚,小儿乳积、食积、虫积:槟榔5000g,三棱、莪术各2500g。为细末,每500g加巴豆霜48g,每服3g,红糖水送下。 (29)浙江中医杂志 1990;(1):“治蛔虫性肠梗阻:槟榔10g,全瓜蒌、茵陈各12g,番泻叶、陈皮各6g,苦楝皮9g。浓煎至150~200ml,熟豆油20ml送服。每日1剂。药物剂量视患儿年龄及体质情况增减。
呕吐不能口服者,改保留灌肠之法。” (30)浙江中医杂志 1990;(10):“治五更泄泻:槟榔12g,陈皮、木瓜、吴茱萸各9g,紫苏、桔梗、生姜各6g。文火煎二汁相合,安置床头,次日五更前空腹冷服。” (31)浙江中医杂志 1987;(2):“治疗胎粪性肠梗阻:槟榔、沉香、炒乌药、陈皮、厚朴花、枳壳、木香各4g,生大黄(另包泡服)3g。每日1剂,浓煎并多次喂服。一般服药2~3剂,胎粪解出后症状即消失。
” (32)芩连郁槟汤(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1;(5))治疗胆囊息肉:炒黄芩12g,炒黄连4.5g,广郁金12g,槟榔12g,生楂肉12g,玄胡索12g,金钱草30g,赤芍15g,焦山栀9g,柴胡9g,炒川楝子9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33)四神苦槟汤(山东中医杂志1994;(9))治滴虫性结肠炎:苦参30g,槟榔30g,苍术30g,黄芪30g,补骨脂15g,吴茱萸6g,五味子10g,肉豆蔻15g,升麻10g,附子10g,木香10g。水煎服,每日1剂,20日为1疗程。
单方应用 ①《千金方》:“治寸白虫:槟榔2~7枚,治下筛。以水500ml,先煮其皮,取300ml,去滓纳末,频服暖卧,虫出。
出不尽,更合服,取瘥止。宿勿食,服之。
” ②《圣惠方》:“治诸虫在脏腑久不瘥者:槟榔15g(炮)为末。每服6g,以葱蜜煎汤调服3g。
” ③《百一选方》:“治心脾疼:高良姜、槟榔等份(各炒)。上为细末。
米饮调下。” ④《博济方》:“治五淋:赤芍药30g,槟榔1个(面裹煨)。上为末。
每服3g,水煎,空心服。” ⑤《简要济众方》:“治脚气冲心:白槟榔1个(鸡心大者)。为末。
用童子小便、生姜汁、温酒共50ml,只作1服,无时服。” ⑥《本草汇言》:“治脚气累发,渐成水肿不消:大腹子。滚汤磨汁50ml,食前服,日2次。
服2月。” ⑦《御药院方》:“治痰涎:槟榔为末。白汤点(服)3g。
” ⑧《梅师集验方》:“治醋心:槟榔120g,橘皮60g。细捣为散。空心,生蜜汤下2g。” ⑨《圣惠方》:“治小儿头疮,积年不瘥:槟榔水磨,以纸衬,晒干,以生油调涂之。” ⑩《圣惠方》:“治口吻生白疮:槟榔2枚。烧灰细研,敷疮上。” ⑾《鲍氏小儿方》:“治聤耳出脓:槟榔研末吹之。” ⑿《续本事方》:“治丹毒从脐上起黄肿:槟榔,为末,醋调涂。” ⒀《经验方》:“治金疮:白槟榔、黄连少许,为末敷之。” ⒁《本草备要》:“治阴毛生虱:槟榔煎水洗。” ⒂《食物中药与便方》:“治青光眼、眼压增高:槟榔9~18g,水煎服,药后以轻泻为度。如不泻可稍增加用量。
” ⒃《食物中药与便方》:“治流行性感冒:槟榔、黄芩各9g,水煎服。” ⒄赤脚医生杂志 1979;(3):“治疗猪绦虫病:槟榔(切片)90~120g,50%硫酸镁50~60ml,2%肥皂水800~1000ml,驱虫前一日晚禁食,睡前用2%肥皂水清洁灌肠(小儿酌减用量)。次日清晨服用槟榔煎液(槟榔加水500ml浸泡半小时后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小时),约15分钟后,再服硫酸镁。”
。【医药家论述】:
①李杲《用药心法》:“槟榔,苦以破滞,辛以散邪,专破滞气下行。” ②薛己《本草约言》:“槟榔,入胸腹破滞气而不停,入肠胃逐痰癖而直下,能调诸药下行,逐水攻脚气。治利取其坠也,非取其破气也,故兼木香用之,然后可耳。一云能杀寸白虫,非杀虫也,以其性下坠,能逐虫下行也。
” ③陈嘉谟《本草蒙筌》:“槟榔,久服则损真气,多服则泻至高之气,较诸枳壳、青皮,此尤甚也。” ④李时珍《纲目》:“按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盖食之久,则熏然颊赤,若饮酒然,苏东坡所谓‘红潮登颊醉槟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盖酒后嚼之,则宽气下痰,余酲顿解,朱晦庵所谓‘槟榔收得为祛痰’也。三曰饥能使之饱,四曰饱能使之饥。盖空腹食之,则充然气盛如饱,饱后食之,则饮食快然易消。” ⑤缪希雍《本草经疏》:“槟榔,入手、足阳明经。夫足阳明为水谷之海,手阳明为传导之官,二经相为贯输,以运化精微者也。
二经病则水谷不能以时消化,羁留而生痰癖,或湿热停久,则变生诸虫,此药辛能散结破滞,苦能下泄杀虫,故主如上诸证也。甄权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胸中气,下水肿,治心痛积聚;日华子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健脾调中,破癥结;李珣主奔豚气,五膈气,风冷气,脚气,宿食不消,皆取其辛温走散,破气坠积,能下肠胃有形之物耳。
” ⑥倪朱谟《本草汇言》:“槟榔,主治诸气,祛瘴气、破滞气、开郁气、下痰气、去积气、解蛊气、消谷气、逐水气、散脚气、杀虫气、通上气、宽中气、泄下气之药也。方龙潭曰:如巅顶至高不清而为头痛寒热,下焦后重之气不利而为积痢肠澼,或胸痛引背、两胁胠满而喘逆不通,或气痞痰结、水谷不运而关格胀,或水壅皮肤、肢体肿胀而行动即喘;如奔豚脚气之下而上升,如五膈五噎之上而不下;或寸白虫结于肠胃之中,或疮痍癣癞流延于肌膜之外,种种病因,因于水谷不能以时消化,羁留而至疾者,此药宣行通达,使气可散,血可行,食可消,痰可流,水可化,积可解矣。” ⑦张景岳《本草正》:“槟榔,本草言其破气极速,较枳壳、青皮尤甚。若然,则广南之人朝夕笑噬而无伤,又岂破气极速者。
总之,此物性温而辛,故能醒脾利气,味甘兼涩,故能固脾壮气,是诚行中有留之剂,观《鹤林玉露》云,饥能使之饱,饱能使之饥,醉能使之醒,醒能使之醉。于此四句详之,可得其性矣。
” ⑧程鸾池《医林纂要》:“槟榔全无辛味,惟合浮留藤叶及蜃灰嚼之,则有辛味,本草言味辛,误也。又入口甚涩,涩与酸同,实有补肺敛气之功,人第知其下气破气,而不知其顺气敛气,逐邪乃以安正也。又回味甚甘,则亦能和能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