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三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1485页(927字)

【概况】:

异名 ,黑鰦(《尔雅》),白鲦(《毛笺》),参、肉条鱼(《尔雅翼》),白漂子(《黑江流域鱼类》),鲹鲦、鯵子、青鳞子(《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鲦鱼(《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基源 鲤科餐属动物餐的肉。

原动物 餐Hemiculter leucisculus(Basilewsky)

形态 体长而侧扁,背部轮廓几成一直线,腹部略弯凸。

自胸鳍基部至肛门,腹棱完全。

头尖,略呈三角形,口端位,斜裂。

眼位于头的前部,下咽齿3行,圆锥形,末端尖成钩状,鳃耙15~20,侧线鳞45~27,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向下急剧弯折,成一角度,沿腹侧行至臀鳍基部处复又向上弯折,然后沿着尾柄中线直达尾鳍基部。背鳍条3、7,具有光泽的硬刺,其长约为头的三分之二,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后上方。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肛门。臀鳍条3,11~14。

尾鳍深叉。全身银白色,体背淡青灰色,尾鳍边缘灰黑色。

(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198页.图214)

生境与分布 为中上层鱼类,常群栖于河流,湖泊沿岸水体上层,是极常见的小型鱼种。在流水、静水都能生长繁殖。

从春至秋多集群于沿岸浅水区觅食。食物组成随个体大小而有差异:幼鱼以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食;成鱼则采食藻类、水草、高等植物碎屑,甲壳动物、寡毛类、水生昆虫以及落水陆生昆虫等。冬季在深水处越冬。除西部高原地区外,从中国海南岛至东北各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体中,均产此鱼。

。【药性】:

性味 《纲目》:“甘,温。”

归经 《本草求真》:“入肠、胃、心。”

功效 暖胃。

主治 冷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煮食,适量。

上一篇:震灵丹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三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