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599页(1341字)
【概况】:
异名 大理藜芦(《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百合科藜芦属植物大理藜芦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大理藜芦Veratrum taliense Loes.f.(V.cavaleriei Loesen f.),又名七仙草(《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形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达1.3m,近基部粗0.7~1cm,具棕褐色或浅白色的膜质鞘,鞘枯死后常在基部先端略破裂为带网眼的纤维网。
下部叶数枚常近基生,狭长矩圆形或带状,长22~50cm,宽1~3cm,先端渐尖,两面无毛。
圆锥花序长而扩展,长达85cm,疏生多数长12~16cm的侧生总状花序。侧生的花序细长,稍曲折而下弯,顶生者通常40cm以上,其上的花梗长7~15mm,比小苞片长;花被片质薄,矩圆形,先端稍尖,基部近无柄,无明显可见的腺体。蒴果直立,长1.5~2.0cm,宽约1cm。花果期7~10月。
(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323页.2720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1375~2400m的山坡草地上。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至南部。。【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化学】:
含大理藜芦碱B(Vertaline B)、介藜芦胺(Jervine)、狭叶藜芦碱B(Stenophylline B)。
参考文献 药学学报 1988;23(8)∶584
【药理】:
①镇痛作用 披麻草叶鞘的流浸膏2g/kg ig,对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均表明有镇痛作用。
②协同戊巴比妥钠作用 叶鞘流浸膏2.0,3.0g/kgig,对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有协同睡眠作用。
毒性 叶鞘流漫膏ig对小鼠的LD50为16.2±2.93g/kg。
参考文献 中药材 1986;(3)∶21。【药性】:
性味 辛,温。
有大毒。
功效 催吐,祛瘀,止血,止痛。
主治 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0.3~0.6g。
外川: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服药后不能再饮酒。
本品有毒慎用。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跌打拟伤过重:披麻草0.6g,研末,酒送服。”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鼻塞不通:披麻草适量,研末吹鼻。”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外伤出血:披麻草适量,研末外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