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刺果苏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712页(1263字)

【概况】:

异名 杧果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基源 刺果苏木为豆科云实属植物大托叶云实的叶和种子。云实属植物全世界约100种,中国约13种。

原植物 大托叶云实Caesalpinia crista L.,又名华南云实(《福建植物志》)。

形态 木质藤本,茎皮黑褐色,疏生倒勾刺,植株密被黄棕色绒毛。二回羽状复叶,羽片及小叶2~3(4)对,长圆形至长椭圆形;长25~6cm,宽1.5~3cm;先端钝或微缺,具细刺尖,基部宽葜形,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灰色,均无毛。叶轴和羽轴疏生倒勾刺。

总状或圆锥花序长10~20cm;花萼倒圆锥状;长约0.6~0.8cm,萼齿5;花冠黄色;二体雄蕊(5+5),花药背着,花丝被疏柔毛;子房具短柄。荚果扁平,革质,宽卵形,长3~4cm,宽2.5~3cm,先端有喙。种子1,扁平。花果期4~12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276页.2606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沟、水边灌丛中。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亦有分布。。【生药】:

采集 夏季采摘叶,晒干。

【化学】:

种子含甾醇、皂甙、脂肪油;种子或叶中还有一种苦味成分树脂酸,称Bonducin或Guilandinin。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76

【药理】:

种子或叶中所含的苦味成分树脂酸,可分为4部分“A”部分(C39H78O13,mp 59~60C)有某些抗菌作用;“B”部分对有退热、利尿作用及某些抗菌作用;“D”部分有显着的杀蚯蚓(驱虫)作用。苦味成分及种子的醇提物有轻度降低犬血压、抑制蛙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76

【药性】:

性味 苦,凉。

功效 祛瘀止痛,清热解毒。

主治 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痈疮疗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刺果苏木(干品)6~9g。水煎服。”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痈疮疖肿:鲜刺果苏木适量,捣烂外敷。”

上一篇:刺果卫矛 下一篇:刺果峨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