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兰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116页(1264字)
【概况】:
异名 秋兰(《本草衍义》),八月兰(《分类草药性》),兰花(《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 为兰科兰属植物建兰的花。兰属全世界有40余种,中国产20种及许多变种,其中药用的有约8种。
原植物 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L.)Sw.
历史 “建兰”、“建兰花”、“建兰花根”等名载于《纲目拾遗》:“但这里的建兰包括兰属的长叶、短叶、阔叶诸种”。
《植物名实图考》将“兰花”“燕草”统而为一,云:“其种亦多,山中春时一茎一花,一茎数花者,所在皆有,闽产以素心为贵……。
”其中之兰花图即为建兰。
形态 陆生兰。
叶2~6枚丛生,线形,较柔软,弯曲而下垂,长30~80cm,宽1~1.7cm,薄革质,略有光泽,顶端渐尖,边缘有不甚明显钝齿。总状花序直立;花葶基部有鞘状鳞片,花葶较叶为短,高20~35cm,通常有4~7朵花,最多达13朵花;花苞片在花序轴中上部者长不及1cm,最下1枚达1.5cm;花浅黄绿色,有香气;萼片狭矩圆状披针形,长约3cm,宽5~7mm,浅绿色,顶端较绿,基部较淡,有紫色脉;花瓣较短,互相靠拢,色浅而有紫色斑纹;唇瓣不明显3裂,侧裂片浅黄褐色,唇盘中央具2条半月形褶片,褶片白色,中裂片反卷,浅黄色带紫红色斑点;蒴果。
花期夏、秋季。(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747页.图8323)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或路旁。产于中国华东、中南、西南。印度、泰国、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建兰花,秋季采收(春兰花,春季采收;夏兰花,初夏采收)。
【药性】:
性味 辛,平。
《泉州本草》:“辛,平。”
归经 入心、脾、肺经。
功效 理气,宽中,明目。
主治 久咳,胸闷,腹泻,青盲内障。
①《纲目拾遗》:“素心建兰花除宿气,解郁。蜜渍青兰花点茶饮,调和气血,宽中醒酒。黄花者名蜜兰,可以止泻。色黑者名墨兰,治青盲最效。
” ②《分类草药性》:“明目。” ③《泉州本草》:“治久嗽。” ④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清肺除热,消痰止咳。”
用法用量 内服:泡茶饮或水炖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治久嗽:建兰花14朵,水炖服。”
食疗 《纲目拾遗》:“治青盲:建兰花泡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