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沙虫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163页(1244字)
【概况】:
基源 为唇形科香科科属植物庐山香科科干燥的根。
原植物 庐山香科科Teucrium pernyi Franch.[T.ningpoense Hemsl.;Kinostemon pernyi(Franch.)Kudo]
形态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茎直立,高60~100cm,密被白色向下弯曲的短柔毛。叶片卵圆状披针形,长3.5~5.3cm,宽1.5~2cm(有时长达8.5cm,宽达3.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下延,边缘具粗锯齿。轮伞花序常有2花或偶有6花于茎及短枝上组成穗状花序;花萼钟形,基部一面鼓起,长5mm,宽3.5mm,喉部内面具毛环,10脉,花萼下唇2齿间弯曲深裂至喉部;花冠白色,有时稍带红晕,唇片与花冠筒成直角,中裂片椭圆状匙形,内凹,后方一对裂片斜三角状卵圆形;雄蕊超过花冠筒一倍以上,花药肾形。小坚果倒卵形,长1.2mm,棕黑色,具极明显的网纹,合生面不达小坚果全长的1/2。(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5卷.第2分册.53页.图版10∶1-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50~1120m山地及草原。分布于江苏南部、浙江、安徽、河南南部、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
【化学】:
从庐山香科科植物全草中得到庐山香科科素(Teupernin)A(1)、B(2)、C(3)[1,2],D(4)[3]、E、F及12表庐山香科科素(12-Epiteupernin)E、F[4]。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91;30(6)∶1963 [2] Chinese Chemical letter 1991;2(7)∶541 [3] Chem Pharm Bull 1992;40(8)∶ 2193 [4] 谢宁博士论文(中国药科大学)1991、(6)
【药性】:
性味 辛、微甘,温。
功效 健脾利湿,解毒。
主治 痢疾,白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福建药物志》:“治痢疾:庐山香科科、截叶铁扫帚根各15g,水煎服。” ②《贵州草药》:“治白斑:细沙虫草、虎掌草根、野棉花根、山苏麻、响铃草各9g,煨水服,并煨水外洗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