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289页(1959字)
【概况】:
异名 杏叶沙参、白面根(《救荒本草》),甜桔梗(《纲目》),梅参(浙江)。
基源 为桔梗科沙参属植物荠苨的根。
原植物 荠苨Adenophora trachelioides Maxim.
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茎单生,高40~120cm,直径可达1cm,无毛,有时有分枝。基生叶心脏肾形,茎生叶有2~6cm长的叶柄,叶片心形或在茎上部的叶基部,近于平截形,先端钝至短渐尖,边缘为单锯齿或重锯齿,长3~13cm,宽2~8cm,无毛或仅沿叶脉疏生短硬毛。花序分枝大多长而几乎平展,组成大圆锥花序,或分枝短,组成狭圆锥花序。花萼筒部倒三角状圆锥形,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13mm,宽2.5~4mm;花冠钟形,蓝色、蓝紫色或白色,长2~2.5cm,裂片宽三角状半圆形,先端急尖,长5~7mm,花盘筒状,长2~3mm,花柱与花冠近等长。蒴果卵状圆锥形,长7mm。种子长短圆状,稍扁,黄棕色,两端黑色,可见有一条棱,长约1.5mm。花期7~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88页.图6190)
生境与分布 生山地草坡或林缘。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安徽。。
【药性】:
性味 甘,寒。
①《别录》:“甘,寒。” ②《本草从新》:“甘、淡,微寒。” ③《新华本草纲要》:“甘、苦,微寒。”
归经 肺、脾经。
①《得配本草》:“手太阴经。” ②《本草求真》:“肺、脾经。”
功效 清肺化痰,生津解毒。
主治 肺热咳嗽,咽喉炎,疔疮肿毒。 ①《别录》:“解百药毒。” ②《食医心镜》:“利肺气,和中,明目,止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蛇虫咬,热狂温疾,罨毒箭。” ④《纲目》:“主咳嗽,消渴强中,疮毒疔肿。” ⑤《饮片新参》:“治虚损肺热燥咳,生津液,养胃退蒸。” ⑥《科学的民间药草》:“适合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粘滑祛痰。” ⑦《浙江中药手册》:“清肺火,化燥痰。治肺热咳嗽,疗心胸结热。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研末或作丸。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猪肾荠苨汤(《千金方》)治强中之病,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消渴之后,即作痈疽:猪肾1具,大豆30g,荠苨、石膏各100g,人参、茯神(-作茯苓)、磁石(绵裹)、知母、葛根、黄芩、栝楼根、甘草各100g。
上12味,以水3000ml,先煮猪肾、大豆取2000ml,去渣,下药煮取600ml。分3服,渴乃饮之,下焦热者,夜辄合1剂,病势渐歇即止。 ②《圣惠方》:“治面,灭瘢去黑痣:荠苨60g,桂心1g。共研为末,每服3g,醋酱水调服,日3服。
”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荠苨鲜根(刮去外表粗皮)30g,枇杷叶(去毛)15g。水煎服。
”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红茴香(山木蟹)中毒:荠苨根15g,六月雪全草、绿豆各30g,甘草6g。水煎服。
”
单方应用 ①《千金翼方》:“治丁肿:生荠苨根汁15g,去渣,涂之。” ②《金匮要略》:“治钩吻中毒:荠苨240g,水煮服。” ③浙江医学 1960:(1):“治疖痈:鲜荠苨洗净切碎,加入10%菜油研糊,再调入30%凡士林,敷于局部,厚约0.5cm,绷带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症状消失。”。
【医药家论述】:
①李时珍《纲目》:“荠苨寒而利肺,甘而解毒,乃食品也。而世不知用,惜也。按葛洪《肘后方》云,一药而兼解众毒者,惟荠苨汁浓饮160ml,或煮嚼之,亦可作散服。此药在诸药中毒皆自解也。又张鷟《朝野佥载》云,各医言虎中药箭,食清泥而解,野猪中药箭豗荠苨而食,物犹知解毒,何况人乎。
又孙思邈《千金方》治强中为病,茎长兴盛,不交精出,消渴之后,发为痈疽,有荠苨丸,猪肾荠苨汤方,此皆《本草》所未及者,然亦取其解热解毒之功耳,无他义。” ②《本草图经》:“荠苨,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川、蜀、江、浙皆有之。春生苗茎,都似人参而叶小异,根似桔梗根,但无心为异。润州尤多,人家收以为果菜,或作脯啖,味甚甘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