茺蔚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294页(3883字)
【概况】:
异名 益母草子、苦草子、小胡麻(《江苏药材志》),茺玉子(《河北药材》),野黄麻、六角天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基源 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益母草和细叶益母草的成熟果实。
原植物 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Thunb.(L.artemisia(Lour.)S.Y.Hu;L.heterophyllus Sweet)及其变种白花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Thunb.var.albiflorus(Migo)S.Y.Hu。细叶益母草Leonurus sibiricus L.及其白花变型Leonurus sibiricus L.f.albi florus(Nakai et Kitagawa)C.Y.Wu et H.W.Li
历史 茺蔚子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纲目》载:“此草及子皆茺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草之称。……夏至后即枯,故亦有夏枯之名。”“茺蔚近水湿处甚繁,春初生苗如嫩蒿,入夏长三四尺,茎方如黄麻茎,其叶如艾叶而背青,……。四五月间,穗内开小花,红紫色,亦有微白色者,每萼内有细子四粒,粒大如茼蒿子,有三棱,褐色。”此记述与现今所用茺蔚子的原植物相吻合。
余项参见“益母草”条。。【生药】:
采集 8~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拣去枝叶,筛净杂质。
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鉴别
性状 果实三棱形,一端稍宽,似平截状,另端渐窄而钝尖,长2~3mm,宽约1.5mm;表面灰棕色,具深色斑点,无光泽,或微粗糙。横切面三角形,在扩大镜下,可见外皮棕黑色,胚乳极薄,灰色,附着于种皮上,子叶灰白色,油质。
气无,味苦。
以粒大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 粉末:深棕色。
①内果皮厚壁细胞,断面观略切向延长,切向24~45μm,内壁厚约16μm,有纵向孔沟,外壁薄,向外突起,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顶面观星状,壁弯曲,方晶隐约可见;底面观胞间层不明显,有不规则裂纹,胞腔类圆形,方晶明显。 ②外果皮细胞1列,横断面观略径向延长,形成多数隆起,隆起部分为黄色网纹细胞,壁厚3~5μm,非木化,具横向纹孔;表面观类多角形,网纹细胞具条状增厚壁,并见平行线状或不规则波状角质纹理。
③中果皮细胞类多角形,壁薄,细波状弯曲。 ④草酸钙方晶存在于内果皮厚壁细胞中或散在,直径11~18μm。 ⑤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方形,直径24~40μm,壁稍厚,略波状弯曲,内含淡黄棕色物;角质层有皱襞。 ⑥内胚乳细胞圆多角形,含脂肪油滴;并充满糊粉粒,有的可见拟晶体。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461页.图224)
理化 ①取样品粉末100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提出总油,取油2g依常法用0.5N KOH乙醇液80ml皂化后,得总脂肪酸。用2%浓硫酸-甲醇液(1∶5)30ml回流2小时,进行甲基化得总脂肪酸甲酯,点于硅胶G-10%硝酸银(3∶10)板上,以亚麻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为对照,以苯展开18cm,喷0.2%2′,7′二氯荧光素乙醇液,紫外灯下检视,显4个黄色斑点。(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326右) ②取样品粉末5g,加盐酸-甲醇(1∶100)液50ml冷浸过夜,滤过,取滤液45ml浓缩,再加入蒸馏水5ml,并再次滤过,浓缩后,加正丁醇2ml,点于硅胶G板上,以水苏碱为对照,以正丁醇-乙酸乙酯-盐酸(4∶0.5∶1.5)为展开剂,展距18cm,喷磺化铋钾试剂,得橙红色斑点。(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516页.图326左)
加工炮制 炒茺蔚子 取净芜蔚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色泽加深,并有香气外逸时,取出放凉。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种子含脂肪油,含量约26%,比重,折光率1.4758,皂化价192,碘价106.5,酸价5.68,酯价186。
油中油酸占63.75%、亚麻油酸占21.13%,维生素A类物质约0.04%。并含少量生物碱益母草宁(Leonurinine)。
脂肪油部分,有与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棕榈酸相对应的薄层斑点;总生物碱部分有水苏碱(Stachydrine)相对应的薄层斑点。还含茺蔚子碱Ⅰ、Ⅱ、Ⅲ[1,2]。
参考文献 [1] 中药志.第3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13 [2] 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920。【药理】:
本品水浸出液、乙醇-水浸出液和30%乙醇浸出液均有降低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茺蔚子碱Ⅰ对在位子宫的作用不显着,但猫和豚鼠离体子宫实验证明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不但子宫张力升高,而且也增加其收缩力与频率。
参考文献 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920
【药性】:
性味 辛、甘,凉。
①《本经》:“辛,微温。” ②《别录》:“甘,微寒。” ③《本草从新》:“辛、微苦,微寒。” ④《中药大辞典》:“甘、辛,凉。” ⑤《中药大辞典》:“辛、甘,微寒。有小毒。
”
归经 肝、脾经。 ①《纲目》∶“手、足厥阴经。” ②《本草经解》:“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③《中药大辞典》:“心胞、肝经。” ④《中医大辞典》:“肝、脾经。”
功效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去瘀生新。
主治 月经不调,崩中带下,产后瘀血腹痛,痛经经闭,肝热头晕胀痛,高血压病,目赤肿痛,翳障。 ①《本经》:“主明目,益精,除水气。” ②《别录》:“疗血逆,大热头痛心烦。” ③《日华子本草》:“治产后血胀。” ④《开宝本草》:“作煎及捣绞取汁服之,下死胎。” ⑤《日用本草》:“春仁,生食补中益气,通血脉,填精髓,止渴,润肺。” ⑥《纲目》:“治风解热,顺气活血,养肝益心,安魂定魄,调女人经脉,崩中带下,产后胎前诸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肝血不足,瞳子散大及孕妇忌服。 ①《经效产宝》:“忌铁器。” ②李杲:“瞳子散大者禁用。” ③《本草经疏》:“血崩禁用。瞳子散大者禁用,惟热血欲贯瞳人者,与凉血药同用则不忌。” ④《本草从新》:“非血滞、血热者勿与。”。【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湖南药物志》:“治子宫脱垂:茺蔚子15g,枳壳12g。水煎服。” ②中医杂志 1986;(2):“治邪蒙心窍,引起癫痫,并有头晕:茺蔚子、菊花、川芎、天麻、钩藤、全蝎、蜈蚣、僵蚕、地龙、灵磁石。以上各味,适量水煎服。
” ③中医杂志 1986;(9):“治头发粗细不匀、扭曲易折断,此系精血亏损所致,治宜补肾养血:茺蔚子、枸杞子、熟地、补骨脂、菟丝子、丹参、当归、白芍、山萸肉、红花、胡桃肉各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医药家论述】:
①朱震亨:“茺蔚子,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功,故名益母。凡胎前产后所恃者,血气也。胎前无滞,产后无虚,以其行中有补也。” ②李时珍《纲目》:“茺蔚子,白花者入气分,紫花者入血分。治妇女经脉不调,胎产一切血气诸病,妙品也。而医方鲜知用,时珍常以之同四物、香附诸药治人,获效甚多。盖包络生血,肝藏血,此物能治血补阴,故能明目、益精、调经,治女人诸病也。
东垣李氏言瞳子散大者,禁用茺蔚子,以其辛温主散,能助火也。当归虽辛温,而兼甘苦,能和血,故不禁之。
愚谓目得血而能视,茺蔚行血甚捷,瞳子散大,血不足也,故禁之,非助火也。血滞病目则宜之,故曰明目。” ③缪希雍《本草经疏》:“茺蔚子,为妇人胎产调经之要药,此药补而能行,辛散而兼润者也。目者,肝之窍也,益肝行血,故明目益精。
其气纯阳,辛走而不守,故除水气。肝脏有火则血逆,肝凉则降而顺矣。大热头痛心烦,皆血虚而热之候也,清肝散热和血,则头痛心烦俱解。” ④张山雷《本草正义》:“茺蔚,古人止用其子。《本经》之明目益精,则温和养血,而又沉重,直达下焦,故为补益肾阴之用。除水气者,辛温下降,故能通络而逐水。
其茎可浴疹痒,则活血疏风之功也。《别录》加以微寒,则亦温亦寒,大是不妥,盖当时以治热症,因而羼入此说。
疗血逆者,温和行血,又子能重坠大降,故能平逆。
惟主大热头痛心烦,则与温养之性不符,存而不论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