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相思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383页(1392字)

【概况】:

异名 山甘草(《广西中草药》),土甘草(《广西药用植物图志》)。

基源 为豆科相思子属植物相思子的藤及叶。

原植物 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L.

余项参见“相思子”条。

。【生药】:

采集 5~10月采摘带叶幼藤,切成约2cm的小段,晒干。

药材产于广东、广西、海南。

鉴别 茎藤细瘦,被有稀疏的细刚毛。叶为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上面光滑,下面亦有稀疏的细刚毛,易脱落。气微,味甘。

以叶多、色青绿者为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防霉。

。【化学】:

藤、叶含相思子碱(Abrine)、红豆碱(Precatorine)、海巴沸林(Hypaphorine)、胡卢巴碱(Trigonelline)、胆碱(Choline)[1]

叶尚含多种甜味成分,甘草甜素(Glycyrrhizin)[2]、相思子索甙(Abrusoside)A(1)、B、C、D[3,4]。此外,叶中含黄酮甙类化合物:5,7,4′-三羟基黄烷甙(5,7,4′-Trihydroxyflavane glycoside)(可能为Vitexin)、7,4′-二羟基黄烷醇二糖甙(7,4′-Dihydroxyflavonol diglycoside)和黄杉素-3-葡萄糖甙(Taxifolin-3-glucoside)[5]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学.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450 [2] CA 1982;96∶31660b [3] CA 1990;112∶99012w [4] CA 1990;112∶73785a [5] CA 1988;108∶164768f。【药性】:

性味 甘,平。

①《广西药用植物图志》:“甘,凉。”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平。”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生津。

主治 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肝炎,肾炎,感冒发热,小儿疳积,疟疾,毒咬伤。 ①《生草药手册》:“生津止渴,润肺,清热。凉茶料多用。

” ②《南宁市药物志》:“叶,治乳疮。” ③《中国药用抗物图鉴》:“叶,利尿,治支气管炎。” ④《广西中草药》:“清热利尿。治咽喉肿痛,肝炎,支气管炎。

” ⑤《新华本草纲要》:“治肾炎,感冒发热,小儿疳积,疟疾,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中药大辞典》:“治喉痛,肝炎,支气管炎:相思藤9~15g。水煎服。”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乳疮:相思子叶、藤,煎水洗或捣敷患处。”

上一篇:相思子根 下一篇:相差显微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