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999页(2016字)
【概况】:
基源 为蔷薇科桃属植物桃或山桃的叶。
原植物 桃Amygdalus persica L.[Prunus persica(L.)Batsch]。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Carr.)C.de Vos[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
余项参见“桃仁”条。。
【化学】:
含糖甙、柚皮素((Naringenin)、奎宁酸(Quinic acid)、番茄烃(Lycopene)、鞣质和少量腈甙。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789
【药理】:
杀虫作用 桃叶膏(每1ml相当于新鲜生药5g)加入定量的滴虫培养液内,进行培养观察和转种培养观察。
桃叶膏浓度为10%,5%和0.6%,24h后的杀虫率分别是100%,100%和98%,对照组仅有2%的自然死亡率。经转种培养72h后再观察,结果10%,5%两组均无滴虫生长,0.6%组仅有少量滴虫存活,对照组则繁殖如常。5%是其最低有效杀虫浓度。
参考文献 陕西新医药1980;9(1)∶3
。【药性】:
性味 苦,平。
①《别录》:“苦,辛,平。” ②《纲目》:“苦,平。”
归经 《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效 祛风湿,清热,杀虫。
主治 头风、头痛,风痹,疟疾,湿疹,疮疡,癣疮。 ①《别录》:“出疮中虫。” ②《日华子本草》:“治恶气,小儿寒热客忤。” ③《纲目》:“疗伤寒时气,风痹无汗,治头风,通利大小便,止霍乱腹痛。” ④《本草汇言》:“破妇人血闭血瘕。” ⑤《本草再新》:“发汗,除痰,消湿,杀虫。” ⑥《现代实用中药》:“洗汗疮及湿疹。” ⑦《贵州民间方药集》:“煮水冼,治风湿;外用消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煎水洗或捣敷。。【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江西《草药手册》:“治肿毒:桃叶、桑叶捣烂,敷患处。” ②江西《草药手册》:“治狗咬伤:桃叶、马兰,嚼烂敷伤处。” ③江西《草药手册》:“接骨:干桃叶12g,杉木炭150g,刘寄奴500g。共研末,酒调敷。
如红肿甚者,用油类或蜜糖调服。” ④《安徽中草药》:“治疟疾:鲜桃叶、生黄豆各等量,共捣烂,搓成条,于发作前3小时塞一侧鼻孔。或鲜桃叶7片,胡椒7粒,共捣烂,于发作前3小时敷两侧内关穴。” ⑤浙江中医杂志 1984;(12):“治阴痒;鲜桃叶、苦楝皮、生黄柏各30g,鲜石榴根皮50g,鲜桉树叶25g,花椒20粒。上药水煎,去渣,溶入冰片3g。趁热薰洗外阴,待适温后坐浴25分钟。每天2次,连续5天为1疗程。
”
单方应用 ①《陕西中草药》:“治湿疹,痔疮:桃叶适量,煎汤薰洗。” ②《陕西中药》:“治寻常疣、疮疖:鲜桃叶捣烂外敷。” ③《安徽中草药》:“治水火烫伤:鲜桃叶捣烂,麻油调敷患处。” ④《安徽中草药》:“治急性淋巴管炎:桃叶研极细末,白酒少许调敷患处,干则更换。” ⑤江西《草药手册》:“治伤寒初起:桃叶烧灰,开水冲服。” ⑥江西《草药手册》:“治盗汗:桃叶适量,煎水淋浴。” ⑦《湖北中草药志》:“治头癣:桃叶适量,捣汁,搽患处。” ⑧《陕甘宁青中草药选》:“驱蛲虫:桃叶捣为泥,团如枣大,睡前塞肛门内,连用数日。” ⑨《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风热头痛:生桃叶适量,盐少许,共捣烂,敷太阳穴。” ⑩《岭南采药录》:“治眼肿:桃叶捣汁搽之” ⑾《肘后方》:“治足上疮:桃叶捣烂,以苦酒和服。
” ⑿《简单便方》:“治鼻内生疮:桃叶嫩心,杵烂塞之。” ⒀孟诜方:“治妇女阴疮,如虫咬疼痛者:桃叶生捣,绵裹纳阴中,日三、四易。” ⒁《千金方》:“治身面癣疮:桃叶捣烂敷之。” ⒂《广济方》:“治霍乱腹痛泻痢;桃叶(切)90g。水1000ml,煮取260ml,分2次温服。” ⒃《新编秘方验方汇海》:“治霉菌性阴道炎:鲜桃叶120g,煎汤。冲洗阴道。
” ⒄广西中医药 1981;(6):“治萎缩性鼻炎:桃叶嫩尖叶1~2片用手握成棉球状,塞入患鼻10~20分钟。待鼻内分泌出大量清鼻涕,不能忍受时才弃药。每日4次,连用1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