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基本特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111页(771字)
腧穴又称孔穴、穴位。“腧”原写作“输”,有“内外相输应”的意思。“穴”是空隙凹陷的意思。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推拿及其他一些外治法施术的部位。一般把腧穴分为以下三类:
1.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腧穴,称为十四经穴,简称经穴。这些腧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不仅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作用,而且能反映十四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经穴随着人们的医疗实践也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内经》已为穴位分经奠定了基础。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转载《明堂孔穴》的穴名总数为349穴。宋王惟一《铜人输穴针灸图经》增至354穴,并对穴位的归经和排列顺序进行较为全面的整理。而后,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载有359穴,清李学川《针灸逢源》中穴名总数为361穴,一直沿用至今。
2.经外穴 是指不归属于十四经的一些经验效穴,或因其位置分散,难以归属某一经脉的穴位。它们在功能和数目上补充了经穴的不足,有些为临床所常用,如印堂、太阳等。有的经外穴并不指某一部位,是由多穴位组合而成,如十宣、八邪、八风、华佗夹脊等。本书收录了世界卫生组织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科学组会议审定通过的《标准针灸穴名》中的48个经外穴和未列入《标准针灸穴名》中的其他69个经外穴,共117穴。
3.阿是穴 临床上除了定位明确并有名称的经穴或经外穴外,还可根据压痛而取的穴,称作“阿是穴”。因其按压痛处,患者会“阿”地喊一声,故名为“阿是”。这类穴位既无固定的部位,也无具体名称,而是以痛处为穴。这种取穴方式,即《内经》所说的“以痛为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