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凉膈散(1)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2217页(676字)

本品由连翘400g,大黄、甘草(蜜炙)、芒硝各200g,黄芩、栀子仁(炒)、薄荷各100g,淡竹叶30g组成。

有清热泻火之功效。适用于胸膈烦热,口舌生疮,咽痛衄血,大便秘结等症。

方中重用连翘,以清热解毒为主;黄芩以清心胸郁热;山栀通泻三焦之火,引火下行;薄荷外疏内清;淡竹叶清疏肺胃心胸之热;芒硝、大黄荡涤胸膈积热,导泻下行;配甘草即缓硝、黄峻泻之功,又可助硝、黄以推导之力,所谓“以泻代清”,此其意也。

本品味咸带苦;为土黄色粉末,散剂。

每袋装9g。内服,1次9g,1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或用布袋包煎。 各家论述 ①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凉膈散治大人小儿脏腑积热,口舌生疮,痰实不利,烦躁多渴,肠胃秘涩,便溺不利,一切风热,兼能治之。” ②汪昂《医方集解》:“此上中二焦泻火药也。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故以连翘、黄芩、竹叶、薄荷升散于上,而以大黄、芒硝之猛利推荡其中。

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缓之也。

” ③张秉成《成方便读》:“故以大黄、芒硝之荡涤下行者,去其结而逐其热。然恐结邪虽去,尚有浮游之火,散漫上中,故以黄芩、薄荷、竹叶清彻上中之火。

连翘解散经络中之余火,栀子自上而下,引火屈曲下行,如是则有形无形上下表里诸邪,悉从解散。用生甘草,病在膈,甘以缓之也。”临床报道 凉膈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32例,除2例呕吐服药困难而中断外,其余均治愈[1]

参考文献 浙江中医杂志 1987;22(3)∶112

上一篇:凉膈合剂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二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