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海人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2272页(1960字)

【概况】:

异名 鹧鸪菜(《漳浦县志》)。

基源 为松节藻科海人草属植物海人草的全藻体。

原植物 海人草Digenea simplex(Wulf.)C.Ag.(Conferva simplex Wulf.)

历史 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用于驱蛔虫。在《现代实用中药》、《眼科锦囊》中,亦记载为驱蛔虫及治蛔虫疳眼病用。

日本人将中国古代药物文献上所载的“鹧鸪菜”一名误用为海人草Digenea simplex而中国过去的书刊上也曾有错误的引用。

形态 藻体丛生,高5~25cm,暗紫红色,干后变绿或灰色,软骨质,为不规则的叉状分枝。固着器为盘状。

枝圆柱状,顶端似狐尾,全体密被毛状小枝,但茎部因小枝早期脱落而裸露。小枝的围轴细胞8~10个。

四分孢子囊位于小枝的顶端膨大部分,螺旋状排列。囊果卵圆形,无柄,生于小枝的上部或中央部分的侧面。(图见《中国经济海藻志》.图版X.85.图48)

生境与分布 生于大干潮线下2~7m深处的珊瑚碎块上。分布在中国台湾及南海诸岛。

日本,太平洋东岸,大洋州,大西洋以及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等地均有分布。为泛热带性海藻。。

【生药】:

采集 3~8月采收藻状。

鉴别 藻体圆柱状,数回叉状分枝,直径3~7mm,灰绿色略带棕色,密被毛茸状的小枝,状如狐尾,基部小枝常脱落。质坚韧。具特异的海藻气,味咸而有粘性。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含海人草酸(α-Kainic acid)、α-异海人草酸(α-Allokainic acid)、挥发油、琼脂、多糖、甘油酸的甘露糖甙、氨基酸、肽、有机酸等,含碘0.2%,甜菜碱。

尚含半乳糖、6-甲氧基半乳糖、3,6-脱水半乳糖、木糖和葡萄糖。脂肪酸有棕榈酸、肉豆蔻酸、油酸、二十碳烯二酸、亚麻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硬脂酸和十六烷酸[1~3]

参考文献 [1] 植物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41∶649 [2]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36 [3]Carbohydr Res 1983;118∶119。

【药理】:

①驱虫作用 海人草酸可抑制蛔虫脱氢酶,故有较强的驱蛔虫作用。

与山道年合用可提高疗效。与哌嗪结合成的盐,有很强的驱虫作用。

还有杀螨和杀蛲虫的作用[1]。 ②对心血管的效应 脑内(侧脑室、第三脑室、下丘脑后部和纹状体)注射谷氨酸0.1~10μg/大和海人草酸0.1~10μg/大鼠引起短暂的动脉血压升高和心率徐缓,此作用呈量-效依赖关系,并可被icy L谷氨酸二乙酯盐酸盐1~10μg/大鼠所取消。

通过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Ca2+透膜阻断剂,神经节阻断剂,肾上腺切除术和脊髓横切等可降低谷氨酸和海人草酸的升血压作用,双侧迷走神经切除术和颈总动脉窦去神经术后使高血压加剧,心率徐缓似乎是反射地通过颈总动脉窦和主动脉体而介入的[2]

毒性 小鼠po海人草酸的LD50为0.17mg/kg,sc为0.024mg/kg[1]。家注射1~2mg/kg海人草酸,可抑制心脏,损害肝及肾,血细胞数有变化;犬皮下给于海人草酸,可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和刺激呕吐中枢,而有致吐作用[3]

参考文献 [1]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643 [2] 中国药理学报 1988;9(3)∶252 [3]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36。【药性】:

功效 驱蛔虫。

主治 蛔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研末。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现代实用中医》:“治蛔虫病:海人草9g,番泻叶18g。水煎,和糖少许,顿服。” ②《眼科锦囊》:“治蛔虫疳眼:海人草、黑丑、苦薏、大黄、甘草。上5味,水煎服。”

上一篇:消癥益肝片(研制方) 下一篇:海刀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