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靴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536页(1565字)
【概况】:
基源 为萝藦科匙羹藤属植物匙羹藤的根或嫩枝叶。
匙羹藤属全世界约25种;中国产8种,其中药用的有3种。
原植物 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Retz.)Schult.G.affine Decne.;G.alterniflorum Merr.),又名狗屎藤、羊角藤(广东),金刚藤、蛇天角、饭杓藤(广西)。
形态 木质藤本,长达4m,具乳汁;茎皮灰褐色,具皮孔,幼枝被微毛,老时渐无毛。
叶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8cm,宽1.5~4cm,仅叶脉上被微毛;侧脉每边4~5条,弯拱上升;叶柄长3~10mm,被短柔毛,顶端具丛生腺体。
聚伞花序伞形状,腋生,比叶为短;花序梗长2~5mm,被短柔毛;花梗长2~3mm,纤细,被短柔毛;花小,绿白色,长和宽约2mm;花萼裂片卵圆形,钝头,被缘毛,花萼内面基部有5个腺体;花冠绿白色,钟状,裂片卵圆形,钝头,略向右覆盖;副花冠着生于花冠裂片弯缺下,厚而成硬条带;雄蕊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花药长圆形,顶端具膜片;花粉块长圆形,直立;柱头宽而短圆锥状,伸出花药之外,蓇葖卵状披针形,长5~9cm,基部宽约2cm,基部膨大,顶部渐尖,外果皮硬,无毛;种子卵圆形,薄而凹陷,顶端截形或钝,基部圆形,有薄边,顶端轮生的种毛白色绢质;种毛长约3.5cm。花期5~9月,果期10月~翌年1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494页.图4941)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林中或灌丛中。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
【生药】:
鉴别 根圆柱形,直径1~3cm;外表灰棕色,较粗糙,具裂纹及皮孔。
商品常切成2~5mm厚的斜片,切断面黄色,木部有细密小孔,形成层环波状弯曲,髓部疏松,淡棕色。气微,味苦。。【化学】:
含三萜皂甙,其甙元有匙羹藤新甙元(Gymnemagenin)和匙羹藤甙元(Gymnestrogenin),又含匙羹藤酸A1,A2,A3,A4,(Gymnemic acidA1,A2,A3,A4)、葡萄糖醛酸及匙羹藤碱(Gymnamine)[7]。
叶含二十九烷、三十一烷、三十三烷和牛菜醇A(Conduritol A)[1]。并含Gymnemasaponins Ⅰ-Ⅴ及匙羹藤酸Ⅲ,Ⅳ,Ⅴ,Ⅶ,Ⅸ和脱乙酰壳多糖(Chitosan)[2~4]。又从水提物中分得二个果胶物(分子量为4.0×104和2.0×104),是透明质酸酶的抑制剂[5]。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67 [2] CA 1991;114∶58873a [3] Tetrahedron Lett 1991;32(6)∶789 [4] CA 1991;114∶ 138631K [5] CA 1991;114∶129084g。【药性】:
性味 苦,平。
功效 消肿解毒,生肌。
主治 脓肿,乳腺炎,痈疮肿毒。 ①《实用中草药》:“根,消肿解毒,清热凉血,治多发性脓肿,深部脓肿,乳腺炎,痈疮肿毒。”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嫩枝叶,止痛,生肌,消肿。治枪弹伤。杀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