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子散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第六册》第570页(1162字)

【方源】:

《袖珍》卷二引《圣惠》。

【异名】:

金铃散(《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

【组成】:

金铃子 玄胡各一两

【用法】:

上为末。每服二三钱,酒调下,温汤亦可。

【功用】:

行气疏肝,活血止痛。

【主治】:

热厥心痛;肝气郁热之胃脘,胸胁痛,疝气疼痛;妇女经行腹痛,其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①《袖珍》引《圣惠》:热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者。②《杂病源流犀烛》:二维病。③《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而致的胃脘、胸胁疼痛,疝气疼痛及妇女经行腹痛。

④《方剂学》:肝郁有热,心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宜忌】:

《江西中医药》:孕妇胃痛忌用,其他如胆结石及肝脉病,胃溃疡穿孔等均非本方适应症。

【方论选录】:

①《古方选注》:金铃子散,一泄气分之热,一行血分之滞。

雷公炮炙论》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洁古复以金铃治热厥心痛。经言:诸痛皆属于心,而热厥属于肝逆,金铃子非但泄肝,功专导去小肠膀胱之热,引心包相火下行,延胡索和一身上下诸痛。时珍曰: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勿以淡而忽之。②《谦斋医学讲稿》:本方主治肝气肝火郁滞,胁痛,少腹胀痛。

方仅两药,用量相等,而以金铃子为名,说明以疏肝气、泄肝火为主。金铃子只能走气分,并且偏于苦寒,配合延胡辛温活血,亦能行气止痛。

③《方剂学》:本方所治诸痛,乃由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所致。方中用金铃子疏肝气,泄肝火,为君药。玄胡行气活血,为臣使药。二药相配,气行血畅,疼痛自止,为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常用基本方剂。

。【临证举例】:

胃痛 《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5;3∶13):用本方治愈胃痛15例。

无论火郁,酒肉滞,肝阳犯胃,肝厥胃痛,胸痞脘痛,饥饱失时,阳微气阻等所致者,均用此方加味。一剂痛止,不出二剂痊愈。

典型病例:覃某某,男,25岁,已婚。一九六三年秋间就诊,胃脘痛十余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有时痛止,旋又复发。

现已连痛三天,如刀刺,不想进食,时呕吐,症见神色颓丧,脉弦而涩,此因久病胃痛,胃络瘀滞所致。处方:金铃子、延胡、五灵脂、蒲黄、香附、半夏、陈皮。次日复诊,痛楚消失,精神安宁,追踪未见复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