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书籍: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 更新时间:2018-09-25 21:17:19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下册》第1772页(2437字)

【方源】:

《伤寒论》。

【异名】: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原书)、麻黄杏仁汤(《普济方》卷三六九)、麻黄杏子草膏汤(《赤水玄珠》卷二十九)、麻杏甘石汤(《张氏医通》卷十六)、四物甘草汤(《千金方衍义》卷九)、麻杏石甘汤(《金鉴》卷五十九)。

【组成】: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用法】:

上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功用】:

①《伤寒论讲义》:清宣肺热。②《方剂学》: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

邪热壅肺,发热喘急,烦渴,汗出,苔黄,脉数。

现用于肺炎、猩红热(烂喉痧)、过敏性哮喘等。

①《伤寒论》:伤寒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②《元戎》: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③《金鉴》:温热内发,表里俱热,头痛身疼,不恶寒反恶热,无汗而喘,大烦大渴,脉阴阳俱浮。

④《医钞类编》:痘疹烦喘渴燥,如疹初出不透,无汗喘急。⑤《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肺痈。

风伤皮毛,热伤血脉,身热咳逆,痰有腥味,脉象数大。⑥《方剂学》:外感风邪,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或鼻煽,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滑而数者。

【宜忌】:

《古今名医方论》:脉浮弱、沉紧、沉细,恶寒恶风,汗出而不渴者,禁用。

【方论选录】:

①《金鉴》: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须粳米。

其意重在存阴,不必虑其亡阳也,故于麻黄汤去桂枝之监制,取麻黄之专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内外之实热,斯溱溱汗出而内外之烦热与喘悉除矣。②《衷中参西》:用麻黄协杏仁以定喘,伍以石膏以退热,热退其汗自止也。

复加甘草者,取其甘缓之性,能调和麻黄、石膏,使其凉热之方溶和无间,以相助成功,是以奏效甚捷也。

③《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盖以石膏清其里热;有汗者,得麻黄疏泄,而壅者亦宣;无汗者,得麻黄疏散,而闭者亦开;有杏仁以定喘,甘草以泻火,烦热乌有不解者乎?④《方剂学》:方中石膏辛甘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麻黄辛苦温,宣肺解表而平喘。

二药相制为用,既能宣肺,又能泄热,虽一辛温,一辛寒,但辛寒大于辛温,使本方仍不失为辛凉之剂,共为主药;杏仁苦降,协助麻黄以止咳平喘,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使。药仅四味,但配伍严谨,共成辛凉宣肺、清泄肺热、止咳平喘之功。

⑤《伤寒论讲义》: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石膏用量多于麻黄一倍,借以鉴制麻黄辛温之性而转为辛凉清热之用;杏仁宣降肺气,协同麻黄以治喘;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

【临证举例】:

①烂喉痧 《经方实验录》:前年三月间,朱锡基家一女婢病发热,请诊治。

予轻剂透发,次日热更甚,未见疹点。续与透发,三日病加剧,群指谓猩红热,当急送传染病医院受治。

锡基之房东尤恐惧,怂恿最力。锡基不能决,请予毅然用方。

予允之。细察病者痧已发而不畅,咽喉肿痛,有白腐意,喘声大作,呼吸困难不堪,咯痰不出,身热胸闷,目不能张视,烦躁不得眠,此实烂喉痧之危候。

当与:净麻黄一钱半,生石膏五钱,光杏仁四钱,生草一钱,略加芦根、竹茹、蝉衣、蚤休等透发清热化痰之品。服后即得安睡,痧齐发而明,喉痛渐除。

续与调理,三日全愈。事后婢女叩谢曰:前我病剧之时,服药(指本方)之后,凉爽万分,不知如何快适云。②小儿肺炎 《上海中医药杂志》(1959;2∶23):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30例,患者表现为发热、气喘咳嗽、咽痛、咽部充血、肺部可闻干性罗音等症状,用本方治疗,痊愈26例,显效1例,好转3例,有效率100%,笔者认为本方具有降温、消炎、化痰、扩张支气管、缓解痉挛等作用。③过敏性哮喘 《浙江中医药》(1979;8∶301):叶某某,女,28岁。

1977年10月11日诊。患者因鼻炎引起过敏性哮喘已8年,秋冬季节发作频繁。近感风寒,身热,有汗,鼻塞多涕,咳嗽气喘,胸膈烦闷,口唇发绀,便秘,口苦而渴,舌苔薄黄,脉浮数。证属风寒在表,肺有郁热,失其宣降。法当宣肺泄热,降气平喘。麻黄3克,生甘草3克,生石膏15克,苦杏仁、桑白皮、瓜蒌皮、苏子各9克,生代赭石30克。

服药三剂,气喘平,循法继续治疗,诸证皆得改善,以后复发,均用该方获效。④鼻渊 《福建中医药》(1965;2∶32):柳××,男,36岁,干部,1963年2月14日诊。患者鼻塞不通已三年,浊涕由喉呛出,而气窒仍然。检查鼻孔有黄色脓样分泌物阻塞,经冲洗后发现粘膜充血,鼻周围、额窦、筛窦均有压痛。西医诊断为慢性副鼻窦炎。服磺胺噻唑片及点青霉素溶液无效。

就诊时诉:鼻塞头痛,头昏脑胀,鼻塞不通,当有黄脓样鼻涕流出,嗅觉减退,饮食无味,肢疲乏力,脉右寸浮数,断是肺移热于脑,成为脑漏。处方:麻黄二钱,杏仁三钱,生石膏六钱,甘草二钱,地干三钱。连服七剂,头昏脑胀消失,鼻孔通畅,嗅觉恢复,病告痊愈。

。【现代研究】:

抗病毒、解热、镇静、平喘、镇咳、利尿作用 《新医学》(1977;9∶452):根据现代药理实验,本方可有如下作用:第一,抗病毒。

麻黄的挥发油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石膏亦有一定的效果。第二,解热。动物实验发现石膏、麻黄有解热作用。第三,平喘。麻黄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第四,镇咳祛痰。

杏仁主要通过氢氰酸的作用而镇咳祛痰。第五,利尿。

麻黄的伪麻黄碱有利尿作用。第六,镇静。石膏有抑制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