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第313页(565字)

【方源】:

《三因》卷九。

【组成】:

黄耆六钱 赤茯苓 白芍药各三钱 当归 生干地 黄阿胶(炙)各三钱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匕,煎黄耆汤调下。未知,再作。

【主治】:

气虚衄血。

①《三因》:气郁发衄。②《朱氏集验方》:气虚发衄。③《医方考》:饥困劳役,动其虚火,致衄不止者。

【方论选录】:

①《医方考》:饥困劳役而动其火,其人本虚可知矣。虚火可补,故用黄耆、当归、阿胶甘温之品以补之;然赤茯苓能导丙丁(之火从小水而下行),白芍药能收阴气,生地黄能凉血热,三物者,去血中之热,自是冲和,与芩、连苦寒之剂殊别。实火宜用连、芩,虚火则惟此类为宜也。②《血证论》:生地凉血,当归和血,白芍降血,阿胶秉阿水潜行地中之性,能潜伏血脉,此最易见者也。妙在黄耆运气摄血,则血不外泄;赤苓渗水利气,则引血下行。但黄耆一味,气虚者得之,则鼓动充满,而血得所统矣;设气实者得之,以水济水,以涂附涂,益气横决,愈逼血妄行矣。此用方者,所以贵有加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