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160页(1178字)

古代服装习俗。华夏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发展中,其服装形式也历经变化。如头上戴的冠巾一样,古人身上穿的衣服也是人身份等级的标志,从帝王将相到士庶百姓,服饰可谓千差万别。仅以官员的官服为例,就有祭祀、朝会等特殊场合下穿的礼服(又称法服)和在一般正式场合下穿的常服(又称公服)两类,级别不同,官服的颜色、质料、纹饰等都有区别,加上冠式,古称“冠服”,这就是朝廷给予官员的荣誉。唐代以后,仅从冠服的颜色上,就可轻而易举分辨出一位官员的级别。如在宋代,官员常服的颜色,据《宋史·舆服志》:“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明、清两代,又增加了以补服区分官品的方法。所谓补服,就是在前胸后背缀有或绣有品级标识的官服,这种品级标识叫“补子”。如在清代,据《清史稿·舆服志》:一品,文官鹤,武官麒麟;二品,文官锦,武官狮;三品,文官孔雀,武官豹;四品,文官雁,武官;五品,文官白鹇,武官;六品,文官鹭鸶,武官彪;七品,文官鸂鶒,武官犀;八品,文官鹌鹑,武官犀牛;九品,文官练雀,武官海。此外,都御史、按察史等督察大臣的补子则用獬豸图案。獬豸是一种传说中的独角兽,据说能辨别曲直,而且敢于触犯不正者。官员的便服则与士庶百姓相同。无论是官服,还是便服,从样式上分,传统服装有“上衣下裳”和“衣裳连属”两种基本类型。所谓“上衣下裳”,就是上身有衣,下身有裳。《释名·释衣服》:“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蔽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蔽障也。”但下身的裳并非裤子,而是裙子,据《说文解字》:“裳,下裙也。”古代男女都穿裙,直到唐代裙才逐渐成为妇女的常服。所谓“衣裳连属”,就是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古称“深衣”。深衣是古人非常看重的一种服式,是礼服的基本形式,后代的衫、袍等官服,包括皇帝的“袍”,都是采用的深衣式。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民族的服式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衽是衣襟,右衽就是把衣襟向右掩。当时落后的蛮夷则是披发左衽,孔子曾感叹说:“如果不是管仲击败蛮夷,我们也许就要披发左衽了。”贵族除上衣下裳外,腰间还要束带,带有皮革的,有丝织的,丝带叫绅(“绅士”之称就由此而来)。宽袖博带是贵族的象征,因此也成为古代时髦的服式。战国时代,赵武灵王为了适应骑射的需要,下令改变服式,穿胡人窄袖短衣、长裤,以便骑马射箭,这就是所谓“胡服骑射”。但短衣长裤主要是戎装,并非礼服,贵族礼服还是上衣下裳、宽袖博带。上古有裳无裤,后来出现了绔,类似现在的套裤,而且是开裆裤,直到汉代,不分长幼、男女都可以穿,外面罩以裳或深衣。汉代以后,官服采用深衣式,而便服和休闲服则听便。但衣服的长短和衣袖的宽窄,仍是贵族和平民的区别。直到近代,依然如此,鲁迅笔下的鲁镇,“长衫”和“短衣”就是贵贱的分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