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506页(1521字)
【生卒】:1853—1921
【介绍】:
近代以翻译西方学术名着而着名的启蒙思想家。字又陵,一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早年读过私塾,十四岁考入福建巡抚沈葆祯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五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颇受器重,被派往英国留学,入格林尼茨海军学院学习战术、炮台建筑等,遇日本人伊藤博文(后曾四任日本首相,并发动中日甲午战争)等同学。严复不但专业成绩在中日同学中名列前茅,而且广泛阅读了西方各种学术名着,对卢梭、孟德斯鸠、达尔文等人的学说尤为倾心。三年后,严复学成归国,但送他出国的沈葆祯已死,他在官场失去了靠山,而他又没有举人或进士的头衔,难以得到一官半职。严复无奈,只得发愤治八股,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打开官场之门,但连续四次都名落孙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奉命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他聘请严复为总教习,后升任总办(校长),但只是挂名总办,不预机要。严复留学英国时的日本同学当时大都成了日本海军的中坚,伊藤博文甚至当了首相,而严复还在坐冷板凳。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后,光绪皇帝决心变法图强,诏选人才。严复被荐,他给皇帝上了一份《万言书》,极论中国积弱的病根不在外患,而在内治不修,在法既蔽而不知变,详细论述了中国以长治久安为要图和西方以富国强兵为切计的得失利弊。但没有结果。此后,他在报纸上陆续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文,宣扬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他在戊戌变法前后,翻译出版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穆勒的《名学》、甄克斯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西方学术名着,系统介绍了西方哲学、政治、经济、法律、逻辑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使中国读者眼界大开。其中,最有影响的便是《天演论》。《天演论》原名《进化论与伦理学》,为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宣传进化论的演讲集。严复译以先秦诸子式的典雅文体,读来别具魅力:“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两千年前……”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最刺激中国读者的就是“物竞天择”之说。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种自然界的法则对文明古国的读者,不啻是一种当头棒喝。“天演”即进化就是生存竞争,这给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世纪之交的中国青年深受其影响。如鲁迅、胡适等人早年都曾经是进化论者,就连孙中山这样的革命家,也谈起进化论来。但严复不赞成革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严复因事前往伦敦,孙中山正好也在英国,特地去拜访他。严复痛陈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如欲革新中国面貌,只宜从教育下手。孙中山感叹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思想家,我乃实行家也。”宣统元年(1909年),清廷授予严复文科进士头衔,以硕学通儒征为资政院议员,后又授海军部一等参谋官。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任民国总统时,聘严复为京师大学堂校长。袁世凯密令杨度组织“筹安会”,以对君主制和共和制作学术研究为名,为其恢复帝制张本,而且要严复担任发起人,遭到严复拒绝。但杨度违背严复本人的意愿,竟在“筹安会发起启事”后署上了严复的名字,使得严复从此背上政治黑锅。不过,严复晚年的思想日趋保守,他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张尊孔读经,对中华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说:“吾垂老亲见支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欧人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直觉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他在去世前遗书三事,昭示子孙:一、中国必不亡,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二、新知无尽,真理无穷,人生一世宜励业求知;三、两害相权,轻己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