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

书籍: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 更新时间:2018-09-25 13:14:41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312页(1291字)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所采用的标准文体。

正式的名称叫制艺或经义,俗称八股文。自从隋唐建立“以文取士”的文官考试制度以来,科举考试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变化不定。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便与刘基商定了科举考试文章的标准程式,命题范围确定为“四书”、“五经”,答题的形式也作了严格规定:其文略仿宋朝的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俳偶。

例如,考试题目:《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语出《论语》),考生就必须设身处地站在孔子的立场上,模仿圣人的语气,对这一论题加以阐释发挥,这就叫“代圣人立言”。

当然,不能写成歌或大白话,而必须采用骈文的形式,要讲究对偶、声韵、词藻、典故等。而且,文章的结构也有标准的程式,即破题→承题→起讲→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后比(后股)→束比(束股)→落下。

其中,从提比到束比的每一部分,要求都写成两股对偶的文字,共计八股,这就是八股文一名的由来。简单地说,就是“破承起比”。

破是点题,是文章的开头;承题和起讲是对破题的进一步发挥,还是属于引子;以下的四比即八股两两相对的文字,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述阐释论题,要说得头头是道,滴水不漏,是文章的中心部分;落下是结语,最后“曲终奏雅”。考官在评卷时,最注重的往往并非文章的中心部分即八股,而是文章开头的破题。题破得不好,或破得头不对嘴(即今天所谓“审错了题”),以下的文章写得再好,也只有“名落孙山”。例如题目《三十而立》(语出《论语》),一考生的破题是:“两当十五之年,虽有椅子板凳而不坐也。”又如晚清一学政受当时新学影响,出了一个新题目《论项羽与拿破仑》,一考生望文生义,破题即说:“楚霸王力能拔山,岂有一破轮不能拿之?”这样破题的文章当然不及格。有一例被人津津乐道的破题,题目是《子曰》(语出《论语》),破题是:“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上句破“子”,下句破“曰”,破得就很巧妙。如果没有吃透原题,或文字功夫不到家,就难免闹笑话。

这里面蕴涵着一种临场应考的机智与笔下生花的技巧。至于两两相对的八股,当然更能显出一个人的论说能力与文字技巧。但作为一种考试专用的文体,自然不可能允许考生天马行空似的随意发挥,而只能是“比着箍箍买鸭蛋”或“戴着镣铐跳舞”。这种对题目、内容、文体、结构、语言、字数等要素都有严格限制的考试形式,实际上非常类似现代的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考试的目的,在于规范考试形式,减少评卷的主观误差,而考生却难以自由发挥。八股文这种程式化了的文体,正因为限制多而且细,对于考试及其评分来说,具有相当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所以从明初到清末,延续了五百多年。同所有标准化考试的形式一样,八股文也只可能是考试专用的形式,曾被人戏称为“敲门砖”,科举之门一敲开,就毫无用处了。即使是号称八股高手的文人如戏剧家汤显祖、诗人袁枚等,也不会把自己的八股文编入文集里。

从形式本身来说,八股文是汉文的文学语言和文体形式凝聚的样本,原来本无所谓好坏,但以八股取士,命题范围主要限于“四书”,而且行之达数百年之久,这种文体的生命力自然也就凝固了,最后成了僵死的文字木乃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