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诗派

书籍: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 更新时间:2018-09-25 13:16:06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327页(1026字)

最能代表宋艺术特征的诗派。

北宋后期,“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在诗坛上独树一帜,追随和模仿他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流派。黄庭坚死后,吕本中(北宋名相吕公着之曾孙)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尊江西人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下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认为他们都是一脉相承的。

这就是“江西诗派”一名的来历。

事实上,他们并非都是江西人,其诗风也各不相同,只是在创作方法及见解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南宋时,这个诗派影响越来越大,曾几和陈与义,包括吕本中自己,也都被目为江西诗派;像杨万里陆游、姜夔等着名诗人都曾在艺术上受到过江西诗派的熏陶。这一派诗人多学杜甫,故宋末方回又提出“一祖三宗”之说,尊杜甫为“祖”,尊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为“宗”。

宋代诗人的一个共同倾向是“以才学为诗”,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诗坛领袖都是大学者,黄庭坚的贡献就是总结了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并在创作中加以实践。黄庭坚推崇杜诗韩文,因其“无一字无来处”,都是化用前人词句而来,于是他提出“点铁成金”和“脱胎换骨”两种妙法。

前法指借用前人的词语和典故,加以点化,推陈出新;后法指师承前人的构思与意境,同时加以变化,化腐朽为神奇。这样“学问”能化为诗,而诗中也有“学问”。黄庭坚的主张所以产生巨大影响并形成流派,就在于他自己有成功的实践,并非纸上谈兵。如其描写弈棋的诗有:“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前句借用《南史》上所载梁朝湘东王萧绎盲一目的故事,说自己有一片棋仅一眼,死而心甘;后句借用《史记》所载楚汉以鸿沟为界相持不下的故事,说自己虽死了一片棋,犹可支撑争战。又如其赞美朋友的诗作:“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将出自西汉李延年歌诗的“倾城倾国”这样无人不晓的成语用得极有新鲜感。但是,这样的“学问”诗,自然也要求读者具备相当的学问,才能理解其意义,体会其妙处。

南宋严羽便对这种“以才学为诗”的风气非常不满,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以做学问的态度来写诗,以做学问的态度来读诗,都是一种令人痛苦的差事;事实上,许多诗人的记忆力并不惊人,为了在诗中展示才学,往往是靠翻类书来寻找拼凑典故,而许多读者也并非学问家,也要靠翻类书来找到这些典故的出处。

有趣的是,江西诗派这种写来费劲、读来费神的诗,却在古代文人中非常盛行,尤其在以博学相矜的清代,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处”的主张甚至成为某些诗人的“金科玉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