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人万物之灵

书籍: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 更新时间:2018-09-25 13:32:05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470页(646字)

儒教对人的基本定位。

语出《尚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泰誓》全篇虽然是所谓“伪古文”,这种观念则是古已有之。《礼记·礼运》就说:“人者,天地之心也。”《孝经·圣治章》也说:“天地之性(即生)人为贵。”《白通义·三军》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者,天之贵物也。”也就是说,天地所生万物之中,人是最尊贵的。

这里的天地,可以作神学的解释(以天地为神祇),也可以作自然的解释(以天地为阴阳二气)。不管作怎样的解释,儒教将人类在天地间的位置预定得非常崇高,与基督教的“人生而有罪”或佛教的“人生如苦海”等观念都大异其趣。中国古代甚至有人宣称,生而为人就是最大的幸运。尽管儒教崇拜天地祖宗之神,但其对人的这种定位,就决定了其终极关怀是在“此岸”即人间成圣,而不是像基督徒那样梦想着天堂,或像佛教徒那样向往着西方极乐世界。正因为如此,儒教尤其强调人与禽兽的区别,强调人性的尊严与高贵,强调人的自尊自重与自强自立。孔子特拈出一个“仁”字,来表述其心目中的至善境界。

孟子、董仲舒等儒家先贤的理解都是:“仁者,人也。”能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就达到了仁的境界。这种观念就基于“惟人万物之灵”这一命题(表述方式可以不同)。

《礼记·中庸》甚至认为:“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与天地并立而三)矣。”人能与天地并立而三,故古有天、地、人“三才”之说,这便是古代中国人虽然信神但也自信的精神依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