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三品说

书籍: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 更新时间:2018-09-25 13:32:27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473页(656字)

董仲舒提出的人性论。

董仲舒是西汉儒学的一代宗师,他引进战国以来流行的阴阳五行观念,对儒家传统的人性论作了新的阐释。他继承《中庸》“天命之谓性”的思想,认为“人受命于天”,但天有阴阳的属性,体现在人身上,也就有善恶两种品质。善的品质,体现了天的阳性,他称之为“性”;恶的品质,体现了天的阴性,他称之为“情”。尽管性体现了天的阳性,可以产生善,但这只是说有产生善的可能,并非已经成为现实的善。

他打比方说,性好比是禾,善好比是米;性好比是茧,善好比是丝。米出于禾,但禾并非就是米;丝出于茧,但茧并非就是丝。同理,善出于性,但性并不就是善。又因为人生而兼有性和情,所以董仲舒将具体的人性分为三类:一类是情欲很少,不教而能善的,这叫“圣人之性”;一类是情欲多,虽教也难能为善,只能为恶,这叫“斗筲之性”;介于两者之间的是虽有情欲,但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的,这叫“中民之性”。董仲舒的这种区分,强调的是人性之异,与孔子所谓“性相近”、孟子所谓“人皆可以为”强调人性之同,显然大异其趣。

尽管中国没有印度那样的种姓制度,但是有等级制度,至少有圣贤、奸邪等之分,孔孟认为这是由于后天造成的,而董仲舒则归因于与生俱来的人性。唐代韩愈在董仲舒的基础上,作了更详细的区分,将性和情都分为上、中、下三品,性与情互相对应,“上品之性”发为“上品之情”,“中品之性”发为“中品之情”,“下品之性”发为“下品之情”。比传统的人性论更加精致,更加系统化,对宋代理学家的“天理人欲”之辨颇有启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