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热瓦甫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240页(435字)
又称山里人热瓦甫,维吾尔族拨弹乐器。扁平的共鸣箱以整块木料挖槽而就,上蒙或绑羊皮或驴皮,琴杆上窄下宽,无品位。琴杆与音箱连接处左右各有一块不长的木条突出,上刻花纹以作装饰。琴颈稍弯曲,3或4个音柱分置其两侧,张羊肠弦或丝弦3至4根,全长700毫米左右。张3根弦者定弦为c d g,张4根弦者以两根为一组。演奏时横抱或斜抱于身前,右手执木质或角质拨片拨弦发声,左手按弦改变音高,一般只用一个把位。右手技法主要为弹、拨,极少滚奏,左手技法以滑、颤为主。牧羊人热瓦甫流传在昆仑山、阿尔金山腹地以从事牧业生产为主的维吾尔族民间,主要用于“苛夏克”说唱及当地歌舞曲的伴奏。牧羊人热瓦甫可以看作是维吾尔族各种热瓦甫的初始形态。其形制与克孜尔38号、44号等洞窟壁画中出现的一种拨弹乐器相近,可见“热瓦甫”这一名称虽由波斯、阿拉伯传来,而以此为名称的这种拨弹乐器本身却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存在于塔里木盆地,并有变异、有发展地一直沿用至今。
上一篇:沐浴试衣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