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孜里克千佛洞写本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260页(508字)

位于吐鲁番火焰山的帕孜里克千佛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维吾尔族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和着名的古遗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考古探险队在吐鲁番地区发掘并运走了大批写本。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80年以来,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此处又发现了800多部写本。这些写本用婆罗米文、粟特文、汉文、西夏文和回鹘文写成,为木版印刷或手稿,属于公元5-10世纪。粟特文写本共有8部,全部是从21号窟中发现的。婆罗米文写本,是从千佛洞下陈年堆积的土堆中发掘出的。这种文本共有39部,其中27部是婆罗米文,12部是汉-婆罗米文。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些写本都是公元7世纪或在这之前的文献。西夏文写本有3部,成书于西夏时期(1032-1227)。汉文写本有520部之多,其中,31部是木版,489部是手写本。大多数写本都是佛经残卷,其中,还有成书于公元559年的回鹘文摩尼教文献和写有41行汉文的佛经一页。回鹘文写本有100部之多,可分为木版和手写本两类。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佛教内容的典籍,少部分是有关摩尼教的对照辞语和社会经济的写本。研究表明,这些写本主要是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的资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