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306页(374字)

“工”系撒拉语译音。一谓“城镇”、“城堡”之意;一谓波斯语“干”的转音;《循化志》疑系“功”或“沟”之误书。近有“工”为藏语,意为“沿河较高处之村落”之说。十三工系清乾隆(1736-1796)朝后,对撒拉族聚居地区的统称。每“工”以一个较大村落为中心,管辖附近几个小村庄,相当于后来乡一级行政区划单位。时分“内八工”和“外五工”,合称“十三工”。前者指位于黄河南岸循化县城以西的街子工、查加工、苏只工、查汗都斯工和县城以东的清水工、崖(乃)曼工、张尕工、孟达工;后者指位于黄河北岸化隆县境内的甘都工、卡尔岗工、上水地工(亦称群科工)、黑城子工(亦称扎巴工),十五会工。二者除处地有别外,还有“内”是纯聚居区,“外”是多民族杂居区之含义。又有“外”系“内”的繁衍支系,反映了该族人口的繁衍和发展之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