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434页(806字)

在新疆和田市西11公里处巴格其乡艾格拉曼村境内。北为海力其崖,东为阿拉勒巴格村与亚兰村,南为喀西崖,西为塔格买来村,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目前纳入保护范围的约有0.3平方公里,为低于地表约8米的沼泽洼地。洼地形状不规则,与东西走向的冲沟相连,其内沟渠纵横,稻田成畦。约特干,维吾尔语有三种解释:一是雅特干之音转,意为躺着,因此地墓中葬有圣人。二是意为被子,因厚厚的泥土像被子一样覆盖着古迹。三是约儿特汗之音转,意为王者之乡。遗址文化层被掩埋在地下约3-6米的洪积层下,地表全是耕地,不见任何形迹,仅在喀拉喀什河支流沟谷断崖和沟谷内稻田水渠边,有许多坍下和冲积的陶片和兽骨。历来出土文物主要有陶俑、陶片、古钱、玻璃片、珠子、金质铸像、金片、画匣、玉块、骨头等。陶俑多为人物、动物(狲、骆驼、、野、孔雀等)。陶器残片大多有刻画、压印和附加的纹饰及浮雕,题材为几何形图案。古钱种类繁多,有汉佉二体钱、五铢钱、唐钱、宋钱和喀喇汗朝无孔铁钱等。历代出土的金箔和金器,均被当地熔铸销毁。在一泉水附近的断崖下,1959年曾出土一件金质小鸭和唐“乾元重宝”钱。金鸭工艺精湛,造型与敦煌千佛洞唐代壁画中的鸭子相似,也与安西榆林窟中盛唐弥勒经变壁画中的水鸭雷同,说明它与佛教艺术有关。遗址历来是盗宝者角逐之地。1892年,法国考察团成员格伦纳掠走一批陶俑、玻璃品、陶器和白玉等,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1896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又掠得523件各种不同文物,尤其是他采集的基督教金币、十字架和一块金牌,受到世人的注目。1900年和1906年,斯坦因两次对约特干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考察,获取大量古钱币与各种陶质、金质工艺品等文物。斯坦因称约特干是于阗国都。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文物工作者对约特干遗址进行多次考察,普遍认为是汉至宋代的佛寺遗址。1957年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