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8页(719字)

土家族先民巴氐流民入蜀起义反抗晋统治。晋元康六年、七年,连续大旱、大疫、陨霜、杀秋稼,巴氐聚落之汉中持续大饥荒,“米斛万钱”,晋惠帝诏谕,“骨肉相卖者不禁”。聚居汉中略阳,“祖世本巴西宕渠賨民”,被旱疫饥荒逼得无以为生,遂把求生欲望寄托在流亡上,于是相率四出逃徙,从惠帝八年以后的10年间,流亡人口达百万以上。巴西宕渠賨民首领李特、杨车坂、李黑等,举起复号“巴氐”族称,率其族类,史称“种党劲勇”,“俗好巫鬼”,由汉中迁秦雍入蜀,以求落脚安居生息。但是,蜀地方官吏和土着地主,如益州刺史罗尚等,贪婪成性,对李特等巴賨流民,肆意残暴侵侮。《晋书·罗尚附传》:“尚之所爱,非邪则佞;尚之所憎,非忠则正;贵拟鲁、卫,家成市里;贪如豺狼,无复极已。”不但流民,就是蜀民亦怨声载道,视为祸患,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残酷的现实迫使流民起而反抗,用武装斗争来争取生存的权利,故蜀六郡流民拥护为领袖,推李特为镇北大将军,率领百万流民大起义,攻隐雒城(今广汉),直逼成都,成立义军军政府。李特自称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与蜀人约法三章;施舍赈贷,礼贤拢滞,军政肃然”,“蜀民大悦”。李特等在攻占成都战役中壮烈牺牲。四弟李流继承其事,自称大将军、大督都、益州牧,统领义军,再度攻打成都,不幸病逝,临终宣布李雄(李特之子)为其继承人。李雄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一面用计歼灭罗尚军队,乘胜赚取成都少城,一面派骁骑将军李骧南下犍为,切断罗尚赖以依存的粮食运输线,罗尚外无救兵,内无粮草,无法固守,留下牙将罗特,乘夜而逃。罗特自知抵抗不了李雄义军,开门迎降。李雄率军政府进据成都,取得起义的大胜利,重振了巴氐威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