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244页(849字)

土家族宗教仪式神戏。清乾隆《永顺县志·风土志》载:“永俗酬(傩)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设傩王男女二神像于上。师巫讽咒礼神,讨以卜吉凶。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有女妆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清同治《来凤县志·风俗》载:“村民颇信巫觋……一曰还傩愿,延巫屠豕,设傩王男女二像,巫戴纸面具,饰孟姜女、范七郎,击鼓鸣锣,歌舞竟夕。”清道光《鹤峰州志》等亦有如此记载。史载的还傩愿,演傩戏,直至新中国成立。傩戏,为还傩愿祭傩神的祭仪组成部分,分为在神堂由巫觋演与在神堂外搭戏台由戏班子演两类:在神堂演的有《搬先锋》、《搬开山》、《搬匠》、《搬八郎》、《搬和尚》、《搬师娘》、《搬土地》等,名为“正戏”;在神堂外戏台演的有《孟姜女》、《王女》、《庞氏女》等,名为“三女戏”、“正戏”是演“神世”,故又称“神戏”。如清光绪《龙山县志·风俗》记载,“巫者戴纸面具演古事,如优伶戏者,更摆甲执斧,编经房室,若有所驱除。”即巫觋妆为神,在傩堂禳灾驱煞,降瑞赐福,获取家嗣繁华,五谷丰登。“三女戏”是戏班子演,演“人世”,故又称“人戏”,为娱神讨神之欢。如俗谚云:“姜女不到,愿不消。”如清乾隆《辰州府志·风俗》录载:“还傩愿,唱孟姜女戏,亲友来观者,以钱掷赏,名曰歌钱。其曲最鄙俚。”无论是“神戏”,还是“人戏”,随社会的发展、皆从“神世”走向“人世”,从“演神”走向“演人”,从“娱神”走向“娱人”。到民国时期,“演神”傩堂“正戏”,除“开山神”还戴面具外,演其他神都不戴面具了;演唱内容亦从演唱“神世”到演唱“人世”了。演“人世”娱神的“三女戏”,更不戴面具了,剧情完全世俗化,纯粹是在演人世男女之情,世俗伦理,家庭悲欢离合,勒勾人世沧桑,因果报应,社会面貌。傩戏曲调通俗动听,常唱的腔调:腔,有夺板、数板、平板、跪板、老生腔、小生腔;调,有观花四平调、判官钩愿调、姜女调、梅香调、盘花调、绣花调、教训调、抛梁调、鲁班出场调、扫地先锋调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