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380页(307字)

壮族民间舞。流行于广西贺县刘乡及广东连山县壮族地区。原是当地宗教仪式“做功德”的活动,后演变为群众娱乐形式。多在喜庆、春节时表演。舞火分两种:一种是舞长猫,一种是舞猫人。舞长猫又雅称“舞火”或“舞赤龙”。长猫用稻草编成粗绳,绳头扎成猫头形。晚上,人们在村外排成“之”字形活动:将香火插在“猫头”上,由一人扮成老逃窜,“火猫”左右扑腾,追捉“老鼠”,意为“猫捉老鼠保丰收”。舞猫人是由人扮猫跳舞。扮猫者7-9人以上,均要单数。晚上,持香火边走边舞,一般排成“一”字队形,互相穿插,互拧麻花,不时进行“猫捉老鼠”表演。演完,将草猫插在河面烧毁,说是“放龙归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