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396页(652字)

旧时黎族信仰风俗。流行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镇番文管理区。幼孩多病或夜间爱啼哭,便请三伯公或娘母做“许愿”保护幼孩的法事。由三伯公主持的,神架上安放“万天公”或“老爷公”;由娘母主持的,则换放“娘主”或“娘仔”。杀用血洒神位,然后用红纸贴上,祭以酒,饭、鸡和米(米中搁红纸封包)。三伯公头缠红布,手持戒刀,念一回神,挥动戒刀,摇头摆脑,提起筊杯问神,给幼孩起名。若提到公德或公理、公孙等,在那个名上筊杯出现“阴、阳、赦”时,便定名。同时用红线系在幼孩手上,用两块红布写上“敕令天师斩鬼除邪灭煞”,分别缝在幼孩和母亲的衣背上,以驱邪挡煞,保护孩子安宁。娘母作法事时,头缠花头巾(四方形、后边悬有铜钱),身穿绣花边的上衣和花筒裙,颈戴前半圈扁宽、后半圈为圆条的银项圈,另备木制娘刀一把,芒草骨箭一支。届时,跳舞,摸孩子身上各部位,然后给孩子取名。男孩取名为“亚×”,女孩为“乌×”。给小孩的手上系黑线,在项部系禁草。法事将结束时,剪去病孩家养的小耳朵一小角作记号,等到猪长大后杀掉,送一半给三伯公或娘母作为报酬,以还其许愿。此后,每逢年初一、十五,给神位烧香;初四,带鸡一只、米一升、酒四斤、粽子四个、红封包一个、鞭炮一包、红纸三至五张,抱着小孩到三伯公或娘母家拜年,让他们继续保护小孩安宁。三伯公或娘母再给小孩拜神,并给小孩手上系红线和将红线穿铜钱五枚套挂在孩子颈上。每年如此,直至小孩长大到能牧时,再以牛一头、新衣一件作酬谢,表示“还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