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468页(500字)

瑶族祭祀仪典。起初是茶山瑶一村或数村联合举行的一种超度亡魂恶鬼的集体祭神仪式,后来发展成为以修桥补路为中心的隆重集体祭祀活动。在茶山诸多的村落中,各村做功德的周期也不相同,有隔十二年、十八年、二十年做一次的。其目的在于求得人丁安乐、五谷丰收、六畜兴旺。如果村中居民感到不安时,就卜卦决定祭祀日期,全过程陆陆续续要准备一年以上,然后才举行,因为举行这种大的祭典活动之前,必须把原有的一度功德桥重新修造,表示超度之意。在修造完工后,又须隔三年才做功德。功德的盛典祭坛棚子搭在功德桥附近,法事由道公主持,师公也参与。神坛内布置:正面挂三清神像,对面挂救苦神像、朱陵神像等;左边挂张天师,邓、辛二元帅及把坛(小武士)像;右边挂李地师,赵、二元帅及把坛像。棚子外面竖立三幡:黄幡用来通往玉皇大帝;红幡用来通往太公太祖(祖先);黑幡用来通送孤魂野鬼。祭典进行三天三夜。所祭鬼神,多而杂,有集天下神鬼于一堂之势。届时主祭的村民,家家户户杀,备酒肉饭菜宴请亲朋好友。前来参加盛典的客人,个个民族盛装打扮,热闹非凡。是沟通民族内部思想感情,增强团结友爱的一次聚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