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22页(397字)

古西域城郭国名,原名“姑师”。国都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北)。南通楼兰、鄯善,东南通敦煌,西通焉耆,西北通乌孙,东北通匈奴,扼守丝路要冲。居民属印欧人种,操焉耆-龟兹语。汉武帝时,西域初通,车师常为匈奴耳目,攻劫汉使。征和四年(前89),始降。昭帝、宣帝时,匈奴与汉争夺车师,连战不息。约在初元元年(前48),汉分其地为车师前后两部,后来皆属西域都护。前部治交河城,后部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元帝时,置戊己校尉屯田于车师前部国都附近。王莽时,由于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处理失当,车师前后部王屡遭杀害,遂叛附匈奴。后车师兼并邻近小国,仅余东且弥、卑陆、蒲类、移支,与前后部共称车师六国。74年,汉遣窦固、耿秉等出击车师,前、后部俱降。东汉时班勇任西域长史,屯前部柳中(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北朝时车师前部属北魏,450年西迁焉耆东部地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