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102页(335字)

古族名。先秦东夷之一。初见于《尚书·禹贡》,谓“海岱及淮惟徐州……淮夷珠暨,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菏(河)”。《史记·夏本纪》有相同记载。《禹贡椎指》云:“今淮、扬二府近海皆是”,表明其居于淮河下游流域及近海处,以产珠、美鱼着称。周初附周,后与徐戎等东夷诸族联合抗周。据今本《竹书纪年》,周成王四年(前1112)“王师伐淮夷”,再次被征服,国灭,然成王对其采取了较蒲姑、奄国宽大的政策。春秋时淮夷尚存,并经常参与诸侯会盟。如《左传》昭公四年(前538)“夏,楚子、蔡侯……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就其参与会盟言,似还是一个政体。春秋以后,附于楚。至秦朝,其族“皆服为民户”,融合于华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