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十灰散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42页(655字)

本品由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草、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等份组成。

有凉止血之功效。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呕血、咯血、衄血、崩漏等症。各种内出血都可应用,咯血衄血更为适宜。对于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来势暴急,属血热者,可作应急之用。

方中大蓟、小蓟、侧柏叶、茅根、茜草、山栀皆为凉血止血之品,益以棕榈皮收涩止血,荷叶散瘀止血;大黄下行,能泻血分实热,兼以祛瘀。合而成方,以凉血止血为主,同时配伍活血化瘀之品,使血止而不留瘀。

方中诸药均烧炭存性,以加强收涩止血作用。本品味微苦,为棕黑色粉剂。每包装9g。内服,1次6~9g,1日2~3次。孕妇忌服。忌食辛辣厚味、气恼、房欲。

密闭干燥处保存。 各家论述 ①张秉成《成方便读》:“治一切吐血咯血不止,先用此遏之。夫吐血咯血,固有阴虚阳虚之分,虚火实火之别,学者固当预为体察,而适迂卒然暴起之证,又不得不用急则治标之法,以遏其势。然血之所以暴涌者,姑无论其属虚属实,莫不皆由气火上升所致,丹溪所谓气有余即是火。

即不足之证,亦成上实下虚之势。火者南方之色,凡火之胜者,必以水济之。水之色黑,故此方囊集诸凉血活血散血行血之品,各烧灰存性,使之凉者凉、活者活、散者散、行者行。由各本质而化为北方之色,即寓以水胜火之意。

用童便调服,取其咸寒下行,降火甚速:血之上逆者,以下行为顺耳。” ②唐容川《血证论》:“吹鼻止衄,刃伤止血,皆可用之。”“得力全在山栀之清,大黄之降,火清气降,而血自宁。全药皆引血之品,只借以响导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