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刺皂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85页(1280字)
【概况】:
异名 新疆皂角、菠奴斯提坎(新疆)。
基源 为豆科皂荚属植物新疆皂角的刺。皂荚属全世界约30种,中国有6种。
原植物 新疆皂角Gleditsia triacanthos L.,又名美国皂荚(《中国植物志》)。
形态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5m。
树皮灰黑色,厚1~2cm,具深裂及纵脊;小枝深褐色,粗糙而微有棱,具皮孔;刺扁粗,有2~3分枝,长2.5~10cm,稀无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长11~22cm,羽片4~14对;小叶11~18对,椭圆状披针形,长1.5~3cm,宽0.4~0.8cm;先端急尖,有时稍钝,茎部圆楔形,微偏斜,边缘具波状锯齿,被疏柔毛;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暗黄绿色,中脉被柔毛;小叶柄长约1mm,被柔毛。
总状花序,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或顶生,花冠黄绿色,花梗长1~2mm;雄花直径6~7mm,被短柔毛;萼片2~3,披针形,花瓣3~4,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2.5mm,雄蕊6~9;雌花为总状花序,花较少,与雄花近等长,子房被灰白色绒毛。荚果长条形,扁平,长30~50cm,呈镰刀状弯曲或不规则扭曲;果瓣薄而粗糙,暗褐色,被疏柔毛。种间有隔,种子多数,扁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8mm。
花期4~6月,果期10~12月。(图见《中国树木志》,第39卷,508页,图40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溪边潮湿肥沃土壤。分布于新疆。
上海有栽培。
。【化学】:
附 叶含三刺皂角碱(Triacanthine)等。
参考文献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070
【药理】:
所含三刺皂角碱,对猫和兔有降压作用[1],减慢离体兔、猫和大鼠的肠蠕动[2]。
对离体兔心有明显强心作用[3],犬注射有扩张冠脉作用[4]。对小鼠有镇静、催眠作用,可对抗吗啡的呼吸抑制[3]。还能促进创伤愈合和抑制Zajdela腹水癌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CA 1966;64∶2635f [2]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326 [3]CA 1970;72∶119822w [4]CA 1969;71∶122079u [5]CA 1972;76∶108051a
。【药性】:
性味 辛,温。
功效 活血消肿,排脓通乳。
主治 疔毒未溃,急性乳腺炎,产后缺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