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梅花
书籍:中药辞海第一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520页(798字)
【概况】:
基源 为虎耳草科山梅花属植物山梅花的根、叶。
山梅花属全世界约70种,中国约15种。
原植物 山梅花Philadelphus incanus Koehne,又名兴隆茶(甘肃),鸡骨头(湖北)。
形态 落叶灌、高2~3.5m。枝条对生,老枝褐色,片状脱裂;幼枝密生柔毛,后变无毛。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3~8cm,宽2~4cm,在新发幼枝上有时长达10cm,顶端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疏生锯齿,上面无毛或有疏毛,下面密被白色短柔毛,灰绿色;具脉5~7条。总状花序顶生,有花7~11朵;花序梗无毛,花柄长5~10mm,被短柔毛;花萼外面密被灰臼色短状毛,裂片4,宿存,三角状卵形,长4~5mm。
顶端锐尖,内面边缘具短状毛;花瓣4片,白色,倒卵形,长13~16mm,顶端圆形,边缘波皱,基部有短爪;雄蕊多数,长约10mm,不等长;子房4室,花柱上部4裂,柱头棒形。蒴果倒卵形,长4~12mm,直径4~7mm,密生长柔毛。
种子扁平,长圆状纺锤形,长2~2.5cm,微偏斜,脐部白膜质,杯状,边缘撕裂。
花果期5~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5页.图191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0~1700m的山地灌丛中。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
。【药性】:性味 甘、淡,平。
功效 清热利湿。
主治 膀胱炎,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