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叶巴豆
书籍:中药辞海第一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095页(961字)
【概况】:
异名 刹埂(傣名)。
基源 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毛叶巴豆的全株。巴豆属全世界约750种,中国约19种。
原植物 毛叶巴豆Croton caudatus Geisel.var.tomentosus Hook.f.
形态 灌木,高约2m。多分枝,幼枝密被粗毛。
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截形,长10~15cm,宽7~9cm,下面密被白色糙毛,基出3~5主脉,侧脉明显,有香气。花单性同株,雄花花萼5裂;花瓣5;花盘5裂呈腺体状;雄蕊10~20,分离;无退化雌蕊;雌花花萼5裂,宿存;花瓣退化为丝状;子房3室,每室1胚珠,花柱3,离生,顶端2~4裂。蒴果开裂为3个2瓣裂的分果爿。(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447页,0900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杂木林下或溪谷边。分布于云南。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
【化学】:
茎皮含三十二醇(Dotria-contanol)、β-香树脂醇(β-Amyrin)和β-谷甾醇。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47
【药性】:
性味 辛、微酸,热。
功效 镇静祛风,退热止痛,舒筋活络。
主治 疟疾,惊痫抽搐,高热,风湿性关节炎,麻木不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浸酒。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治风湿性关节炎:毛叶巴豆、蔓荆子、石灰适量,捣烂包敷。”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四肢麻木、风湿性关节炎:毛叶巴豆9~15g。泡酒服。外用捣烂包寸口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