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61页(1374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本品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草和新疆紫草的根;又名山紫草、紫草根;主要含有紫草素、乙酰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紫草红素及去氧紫草素等成分;甘、寒,入心、肝经。属清热凉血类药。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透疹,通窍滑肠。适用于血热毒盛之口渴、身热、斑疹、出血;血热皮疹、湿疹、疮疡;血热毒盛之小便淋漓疼痛、大便秘结,以及水火烫伤等病证。

〔本草撷英〕 本经:主心腹邪气,五疳,补中益气,利九窍。

别录:通水道,疗肿胀满痛,用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皶。

时珍: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备要:甘咸气寒,入厥阴(心包、肝)血分。凉血活血,利九窍,通二便。治心腹邪气,水肿五痘,病癣恶疮及痘疮血热毒盛,二便闭涩者。

〔名医心得〕 王鹏飞:配伍广用 本品原为清热解毒药,但配青黛可治壮热烦躁;配乳香、牙皂能活血化瘀,治肺痈;配白芷、何首乌能治皮肤疮疡脓肿;配黄精、白及能和血养血治贫血;配金果榄、寒水石能治鹅口疮和乳蛾红肿;配红花、绿茶能退黄,改善肝功能等。[1]

张树生:五疸 本经云本品主“五疸”,《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五疸,湿热在血中”,《本草经疏》云“五疸者,湿热在脾胃所成。”本品色紫、质滑、味甘咸、气寒。紫则入血,寒则清理血分之热,滑则通利,使湿热从小便出,则黄疸自除矣。[2]

〔药理与应用〕 1.抗菌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麻疹病毒、脊髓灰白质炎病毒、流感病毒、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临床尝用于上感、肺炎、流感、传染性肝炎、急性膀胱炎、尿路感染、阴道炎、宫颈炎、湿疹、玫瑰糠疹、扁平疣、寻常疣等。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煎剂有兴奋心脏作用。对蛙后肢血管有收缩作用。临床尝用于冠心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

3.其他作用:有降低生育力的效果,并有对抗垂体促性腺激素及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并能通过调节体温中枢而解热,抑制肠管、子宫等作用。

〔剂量用法〕 3~9克,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 本品性味甘寒,专入血分,功擅凉血散瘀、解毒透疹,为血热痘疹、出血诸证之要药。对于湿疹、银屑病、脚癣等皮肤病亦有良效。惟其寒滑之性,通利二便,故对脾弱肠薄者不宜应用。

【参考文献】:

[1]北京儿童医院.王鹏飞儿科临床经验选.北京出版社。1981;7:6

[2]张树生.百药效用奇观.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8:133

上一篇:赤芍 下一篇: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目录
分享到: